唐太宗皇帝得位不正后遗症,李世民起兵造反,李世民起兵造反了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开国皇帝的庙号,一般是祖。比如汉太祖高皇帝刘邦、隋高祖文皇帝杨坚、唐高祖武皇帝李渊,还有宋太祖、明太祖等等。
开国皇帝后面,会有一个开创某某之治太宗皇帝。比如汉太宗文皇帝刘恒、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还有宋太宗、元太宗、明太宗、清太宗。
说到明太宗,大家可能就比较陌生了。明太宗就是明成祖朱棣。朱棣驾崩于1424年,被明仁宗朱高炽上庙号曰太宗,谥号曰文皇帝。过了一百多年,明世宗把朱棣抬高一级,上庙号曰成祖。
李渊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我今天之所以特别强调朱棣的明太宗庙号,是因为觉得明太宗和唐太宗太像了。唐太宗有贞观之治,明太宗有永乐盛世。唐太宗玄武门杀兄诛弟上位,明太宗也是靖难上位。两个太宗文皇帝,都是得位不正,却有丰功伟绩。
唐太宗和明太宗的丰功伟绩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今天就重点说一说两位太宗文皇帝得位不正后遗症。
唐太宗在玄武门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他的儿子们看到老爹如此这般,也有样学样。魏王李泰作为唐太宗的嫡次子,扮演了当年秦王李世民的角色。李承乾作为唐太宗的嫡长子,肯定不愿意成为李建成2.0版本。
唐太宗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就在李承乾和李泰激斗正酣的时候,李世民的庶子李祐,在齐州起兵造反了。李祐不是长孙皇后所出,是个没有继承权的庶子。李祐不甘心,他觉得老爹当年可以武装夺权,自己也可以武装夺权。
李祐公然在齐州招兵买马,并且起兵造反了。李祐不是谋反,是实实在在起兵造反了。李祐造反的消息,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李世民哭得稀里哗啦,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儿啊,放下武器,为父保证缴枪不杀。”
李祐不听父皇的话,非要跟父皇见输赢。李世民派两员瓦岗系大将军李世绩和刘德威出征,李祐的部下知道打不赢,临阵倒戈活捉李祐,把他献给李世民。李世民下诏,贬李祐为庶民,赐其一死,以国公礼节下葬。
李承乾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祐造反的余波未平,太子李承乾又谋反。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李世民的异母弟李元昌、李世民的外甥赵节、李世民的女婿杜荷,组成想杀了李世民,扶李承乾上位。
李世民破获李承乾谋反案之后,废李承乾为庶民。李世民下诏,赐女婿杜荷、外甥赵节、弟弟李元昌死罪。李泰也受到波及,被李世民软禁,还褫夺了继承权。
《资治通鉴》和《新唐书》记载,李世民当着四位宰相的面,历数三子一弟不孝。李世民越说越激动,突然就要拔刀自刎。宰相们赶紧上前,夺了李世民的佩刀,才制止李世民自杀的闹剧。
朱棣起兵靖难的时候,三个嫡子都参加战争,并且立下战功。朱棣称帝之后,嫡长子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嫡次子朱高煦和嫡三子朱高燧,也想效仿父亲靖难夺嫡。
李泰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朱高燧谋反的事情,最先露出马脚。朱棣大怒,把朱高燧的党羽,杀了一个精光。朱棣免了朱高燧的死罪,朱高燧知道自己没有造反的能力,从此变得老实,最后得以富贵善终。
朱高煦在明太宗当朝期间,就不服太子朱高炽。明太宗深知朱高煦不是省油的灯,处处提防朱高煦。有老爹在,朱高煦倒也没有闹出大动静。
明太宗驾崩,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明仁宗是短命皇帝,只当了十个月皇帝,就驾崩了。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著名的“仁宣之治”,说的就是朱高炽和朱瞻基这对短命父子皇帝。
朱高煦见到侄儿称帝,就把自己当成靖难的朱棣,把朱瞻基当成了朱允炆。朱高煦起兵造反,企图来一个“靖难之役2.0版”。
朱瞻基剧照,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只可惜,朱高煦没有朱棣的本事,朱瞻基也不是朱允炆那样的草包。朱高煦兵败,结果是断送了卿卿性命。
李祐、李承乾、李泰的事情,可以说玄武门之变后遗症。朱高遂和朱高煦的事情,可以说靖难后遗症。唐太宗和明太宗的晚年,都为当年杀亲夺位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这就叫“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啊!
【灼见】正版 资治通鉴 国学经典文库 文白对照全译全解珍藏版
¥99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