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华雄是关羽吗?

动漫网编2023-08-01 14:511660

华雄(?-190年),东汉末年武将,于董卓手下为都督之职。三国志中描写孙坚参与讨伐董卓之役,一度败北,但后来收拾败军,进行反击,有关羽温酒斩华雄之说。

(一)历史上华雄是孙坚斩的,与关羽无关,请阅陈寿《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

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二)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斩华雄一段很是精彩,可惜不是历史事实——

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华雄这个角色有较多的发挥,描写华雄为董卓的猛将,自荐抵抗山东地区反对董卓的诸侯联军于汜水关前,他先后斩杀济北相鲍信之弟鲍忠、孙坚部将祖茂、以及袁绍部将俞涉和韩馥手下潘凤等人,最后关东联军派出关羽与之一对一决斗而被杀。《斩华雄》也成为京剧中的一出著名的剧目。关公斩了华雄,于是名扬天下。

正史上华雄是被孙坚做掉了。无论是死在谁手上,华雄都用他的脑袋成就了一个英雄的威名,理所当然成为三国第一龙套。

华雄在三国第五回登场的,当时十八路流氓剑指洛阳,锋芒不可一世。天子驾下的扛把子董太师如坐针毡,准备派吕布出汜水迎敌。这时候华雄挺身而出,一句:“割鸡焉用牛刀?”讨了个先锋大印,浩浩荡荡的出关了。

当时的情况,华雄在董卓西凉军团中的地位应该不咋地,官职在郭李张樊之下。按说一个小人物在这种场合出来挑头,领导应该不会爽他。何况汜水是战略要地,西凉帐下又人才济济。但是他巧妙地将吕布比做牛刀,又将十八路流氓比做鸡,这点同时讨好了军事主管和集团总裁。由此看来,华雄是个有点脑子的人,至少丫会讲话,讲话的艺术在于拍了别人的马屁却不让被拍者认为这是拍马屁。这点,华雄做到了。

有脑子的龙套粉墨登场了,战绩异常彪炳。先是五百步兵干掉了鲍忠的三千轻骑,然后又大破了孙坚。我们可以分析下当时的情况,孙坚是十八路流氓之一,兵力不会少于一万。华雄只有五千人马,实力对比是二比一。恰恰是这五千人,突袭加铁围,灭了孙坚的一万精兵。孙坚加上手下四将,按武力分析(吕布超超一流,张飞超一流的标准),孙坚一流;程普差点,属于超二流;按照后期的表现,韩当应该在准一流和超二流之间,黄盖属于准一流;祖茂再不济,至少也是准二流水平。可惜就是这五个饭桶,被华雄一个人挑得鸟兽散。祖茂更是连一刀都躲不过,威风之下,震慑江东群豪。

后面的俞涉潘凤,只不过是汜水战前开胃的小菜而已。遍视三军,莫敢于之敌。最后袁绍没了招,关公终于得到了露脸的机会。顺便一说,关公请战时可没有华雄那么聪明,大大咧咧的晃颠出来,说:“TMD这个小K算鸟让爷爷去结果了他。”效果可想而知,场子里的大多都吃过华雄的苦头,你一个小小马弓手突然挑头还大言不惭,结果搞的吃了败仗的都很没面子。估计但是在下面的鲍信孙坚王匡韩馥都觉得脸上挂不住了,袁绍想去你妈的你小子死了败士气万一赢了兄弟们的脸往哪里放,于是下令乱棍打出去。还好曹操会做人,才使得关公捡到了便宜。

这一段老罗渲染的极其精彩,特意安排温酒斩华雄来烘托关二的神勇。其实关二和华雄的实力差距并没那么大,最多也只是超一流和一流之间的对话(后来的斩颜良文丑是因为关公在马快上占了便宜)。其实双方谁都有机会,名震天下的机会,只可惜关公把握住了,威名华夏;华雄输了,轮为一个龙套。

按照现在娱乐节目的套路:两强相争,谁都会有机会。短信12XXX,认为关二会赢的请发送1,认为华雄会赢的请发送2,认为双方平手的请发送3,礼品丰厚。。。

当然不会这么庸俗,但是荣誉是属于胜利者的,这点谁都不会否认。

华雄第五回登场,第五回消失,出现不过百余字。历史再给他个机会,或许还是这个结果。

漫漫黄沙,华雄刀指关公:“匹夫何人,可知鲍忠祖茂俞涉潘。。。”寒光闪过,冷艳锯已占上了鲜血。

龙套终究是龙套,逃不过命运的支配。

谁是龙套,或许谁都是龙套!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着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宏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 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参考资料:

给你一些关于陈寿的讯息,或许你就知道了: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266)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后来还有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当时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 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陈寿还著有《益部耆旧传》、《古国志》等书,整理编辑过《诸葛亮集》,可惜这些书后来都亡佚了。

陈寿毕竟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曹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所以呢,请相信华雄是关二爷所杀。

关孙坚什么事 孙坚是给打败了 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温酒斩华雄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话音刚落, 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 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 就请砍下我的脑袋。” 曹操听了,十分欣赏。于是,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又放在桌上说:“等我杀了华雄再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