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怒晴湘西》有哪些经典之处?
《怒晴湘西》前天开播了,豆瓣一万多人评价,评分8.5。
管虎监制、费振翔导演,潘粤明、高伟光和辛芷蕾主演,这个阵容足够炸。
特别是潘粤明,坐等他再现《白夜追凶》的神演技。
上线当天,我就连刷了放出的全部六集。
看过之后,觉得这个分数,真值!
作为原著粉,《怒晴湘西》让人看得很爽:
剧情完全尊重原著,甚至场景、人物和细节的还原和建立,比原著更丰富。
而对于非原著粉,这部剧也足够友好。
从片头就开始介绍故事的背景,不浪费任何一分钟:
《怒晴湘西》的故事发生在1920年代,讲述潘粤明饰演的卸岭派魁首陈玉楼,和高伟光饰演的搬山道人鹧鸪哨,合作盗取湘西瓶山元代宝物的故事。
《鬼吹灯》系列被改编过不少次,但能拿到这么高分数的,这还是头一次。
《怒晴湘西》的开局之所以能取得高分,不仅是它忠于原著之外,还因为剧情节奏足够快,一点不拖泥带水。
第一集剧情就迎来一波小高潮,第三集主角就下到地宫探宝了。
到了第四集一开始,就上演了书中一幕重头戏:
陈玉楼率领的一众弟兄下地宫探宝,结果遇到了身含剧毒的蜈蚣。
只要被蜈蚣咬了,就会化作一滩酸水,尸骨不剩。
地宫里密密麻麻地蜈蚣,遍布墙上、地上,看得人直犯密恐。
最后,宝没探到多少,人到折损不少。
陈玉楼地宫大战毒蜈蚣,在《怒晴湘西》的原著里,带来了故事的第一波高潮。
剧中这一幕,也成了前六集中最精彩的情节。
要说《鬼吹灯》系列,最精华的就是探宝冒险的部分。
探宝的精华之一,就是打怪。
无论是胡八一、王胖子、杨,还是陈玉楼、鹧鸪哨,只要是探宝,就必然会遇到不少奇珍异兽的刁难。
所以说,这个系列,其实就是一套「神奇动物」图鉴。
已经问世的翻拍影视作品里,就出现过很多令人难忘的神兽。
《精绝古城》里永远打不死的红吼,还有摧枯拉朽的沙漠行军蚁,都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相比力大无穷的红吼,最可怕的还是行军蚁,看似小小一只,但只要是它们路过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存在活物。
几分钟之内,人或动物就被啃食到连渣子都不剩。
行军蚁是真实存在的生物,而《精绝古城》里,也拥有很多原创的神兽。
比如同样生活在沙漠里的黑眼怪蛇,身藏剧毒,被咬一口立马脸色发紫,毒性扩散全身,紧接着人就直接挂了,连抢救都来不及。
更恐怖的是,明明把它斩作两截,它的头还是会动,照样能咬人。
剧版《精绝古城》中,有一位重要角色,就是因此而死。
除了黑眼怪蛇,《精绝古城》最后出现的尸香魔芋可谓全剧的大Boss。
这种据说来自西域的神奇生物,可以滋润尸体,保持长久的新鲜不腐烂,同时还有强大的致幻功能。
胡八一和王胖子一行人,就是中了它的毒,差点性命不保。
能让人心智迷乱的,不仅有尸香魔芋,《黄皮子坟》里的大Boss黄皮子,也有致幻的神奇技能。
黄皮子就是我们俗称的黄鼠狼,但是在这部作品里的黄皮子,机灵到快成了精。
它们可以靠放屁来逃避人类的追捕,同时尿液也可以导致人类的幻觉,有不少角色就是因为它们而死。
更厉害的是,黄皮子深谙借刀杀人的精髓,别看它们身型小力气弱,但其实是靠智取的狠角色。
为了给同伴报仇,剧中的两只黄皮子尾随胡八一从东北到了内蒙,给他们一行人制造了不少麻烦。
胡八一等人下到废弃已久的日军研究所时,黄皮子放出了巨型怪兽锦鳞蚺。
《黄皮子坟》中,胡八一与锦鳞蚺之间的搏斗,是剧集的亮点之一。
这条身长超过两米的怪兽来自东南亚热带,不光能吃人,还拥有剧毒,侵入人的表皮和内脏,最终让人暴毙身亡。
相比锦麟蚺,《黄皮子坟》里更难对付的是一种叫做尸参的生物。
尸参也来自西域,表面上像是一株巨大的植物,密集的枝条就如同神经,像有生命一样可以自由舞动。
它的生长不需要阳光和水,而是靠人血,于是每一个被榨干的尸体都变成了僵尸,被穿在枝条上,可以对人肆意发动攻击。
在这部《怒晴湘西》里,也会出现很多神奇的动物。
放出的六集中,除了毒蜈蚣以外,书中另外一种怪兽,也部分地现了身,那就是六翅蜈蚣。
剧中,陈玉楼从地宫沿着陡峭的山壁攀爬到山顶时,在半路中一个没抓稳就掉下了谷底。
山顶的一群人正担心他的安危时,突然山谷一阵邪风向上吹来,迷雾和沙尘中只隐约看到一只庞然大物,而陈玉楼紧接着就被它甩到了山顶。
这个只露了一半模样的,就是六翅蜈蚣。
从预告片里可以看到,日后陈玉楼一行人,还会和这只大蜈蚣切磋一番。
《怒晴湘西》预告和特辑里,还率先透露了一些在书中出现过的其他神兽:
比如五彩羽毛的怒晴鸡;
帮助众人探宝的穴陵甲;
以及惊鸿一瞥的终极Boss白猿尸王;
主角们一路打怪升级,也让这个系列,在冒险类型之外,也更像在院线常看的怪兽片。
但和好莱坞的商业怪兽大片不同,《鬼吹灯》系列的特别之处在于:
这些神奇动物,不仅仅与故事剧情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都充满了更丰富和精彩的想象力,同时也具备着浓郁的中国特色。
每一种神兽背后,都暗含着广博的文化内涵。
比如《怒晴湘西》里的怒晴鸡,在故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出现,就蕴含着「生化克制」的道家思想。就像搬山派魁首鹧鸪哨所说的:
“世间万事万物,有一强必有一制。”
这也让人联想到了生物链条中,强弱相克、物竞天择的哲学隐喻。
再强再庞大的生物,都必然有它的克星。就好比一头大象可以被行军蚁群,在瞬间噬咬得只剩骸骨。
剧中看似普通的公鸡,却是主人公在探宝过程中,强大的帮手。
这些内涵,也意味着我们其实早就有实力,创造出不输好莱坞、属于中国本土的神兽。
而这个系列的原著,早就为本土化的神兽提供了足够丰富、牢固的故事基础。
现在稍落后的,或许只有将这些神兽搬上屏幕的技术了。
不过,怪兽的特效制作,也是一部比一部更加成熟。
尤其是《怒晴湘西》中的动物特效,细节方面的呈现也更加逼真了。
剧集一开始在雪地里奔逃的白狼,毛发根根毕现,眼睛和鼻子上的细微动作也非常真实。
后来在地宫遇到的蜈蚣群,其实也特别考验技术。
因为每一个画面都要出现数量众多的蜈蚣,而且要确保每一只蜈蚣的动作自然真实,这对于特效团队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
导演费振翔在豆瓣上的制作手记中提到,这部剧特效方面的难处:
“全片二十一集时长630分钟,特效镜头370分钟,超过了全剧的一半。”
当然,《怒晴湘西》特效肯定没办法和《权力的游戏》那些顶级美剧相提并论。
毕竟,就像导演曾说过的,中国电视剧特效体系,其实还不够成熟完善,
之前系列改编剧集的特效和制作,甚至可以说像是一支草台班子,大家都是从无到有,一点点地学习尝试。
而积累了经验和教训,到了《怒晴湘西》,才有了质的飞跃。
特效的进步,最大的意义不单是剧集质感的提升,更代表着国内电视剧工业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费导说:“《怒晴湘西》代表的类型剧,在中国才刚刚起步,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才能够慢慢成长。”
但也因为这样作品的诞生,让我对中国类型剧的未来,多了一份期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