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皇后为什么能够善待朱祁钰?
景泰帝朱祁钰在夺门之变后被其兄朱祁镇软禁在北苑,一个月后他突发疾病而亡。按照明朝的殉葬制度,朱祁镇让朱祁钰的嫔妃都列入了殉葬名单,包括朱祁钰晚年最为宠爱的唐贵妃。可是在对朱祁钰原配汪皇后的处置上,朱祁镇却表现得颇为宽仁,不但让其以郕王妃的名头放出宫居住,而且同意她将宫中的财财物带出宫去。就算后来因为玲珑玉带的事,两人发生争执,朱祁镇也没有赶尽杀绝。他的这种态度完全不符合古代皇帝对被废皇后的惯例,也让后世多了不少猜疑,成为民间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于是有人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朱祁镇回善待汪皇后这个弟媳呢?历史爱好者们进行了很多推测,有的说是因为汪皇后曾经拥护过皇太子朱见深,也有的说汪皇后和钱皇后的关系好。这些说法不能说有错,但却没有抓住事情的关键核心。朱祁镇对汪皇后的善待,已经超出了个人情感和利益的范畴,而是有着深层次考量的政治手段。这个政治手段既关系到复辟后能否坐稳皇帝的位置,也与皇太子朱见深息息相关。可以说朱祁镇善待汪皇后,是做出了最为恰当的选择,是稳定政治大局的考量。
汪皇后出身很不一般,家族世代是左金吾卫指挥使,是明朝开国元勋的后人。她本事朱祁钰当郕王时的原配,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登基称帝,她就水涨船高的成了皇后。从表面上看来,她只是一个仁慈的皇后,常常做出体恤百姓等慈善的动作。可是从她的出身背景来看,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出了开国元勋的后人外,她的父亲还在朱祁钰登基后成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在勋贵中的地位非常不一般。有了这样的背景,汪皇后后宫地位稳固,甚至能够在改立太子的议题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敢于和朱祁钰争锋相对。
当时朱祁钰欲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那就必须废除朱见深的皇太子位。而朱见深又是太上皇朱祁镇的儿子,是又孙太后亲手立的储君,于是引发了朝廷内外的政治斗争。朝中大多数大臣和勋贵们并不支持朱祁钰,就连汪皇后也对此表示反对。最后朱祁钰大怒,废除了汪皇后,改立朱见济的母亲杭皇后,并把朱见济扶上了皇太子的位置上。前文讲过,这个事情中汪皇后和朱祁钰的冲突,并不是民间传说的夫妻俩吃醋斗争,而是政治派系不同的结果。汪皇后在政治上支持朱见深,实际上是代表勋贵集团支持太子势力。
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政治关联性,汪皇后在宫里并不是简单的皇后,而是有着政治派系态度的代言人。在朱祁镇复辟后,面对残余的朱祁钰势力,自然是要将其一一扫地出门的。很多朱祁钰时期提拔起来的官吏,在政治上都受到了迫害。出了兵部尚书于谦和内阁大学士王文等人被处死外,被贬官外放的官员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人获罪流放边境。虽然后妃殉葬是明朝的制度,可汪皇后的身份和地位却让朱祁镇有些犹豫。虽然他也曾想过直接逼死汪皇后,但最终还是在和内阁大学士李贤商量后,将其从殉葬名单上划掉。
结合当时的史料和历史环境看,朱祁镇善待汪皇后的理由有这么几个。其一是汪皇后曾经拥护过太子朱见深,看在儿子的面子上,朱祁镇要不能太过绝情。其二,汪皇后和钱皇后的关系很好,在迎接朱祁镇回北京的事情上出过力。其三,家庭背景优越,在勋贵集团中地位很高,在政治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从当时的政治格局来看,这些都是朱祁镇不得不考虑的政治因素。朱祁镇的皇位虽然是通过夺门之变复辟的,由石亨、曹吉祥和徐有贞等人拥立的,但实际上却是来自于儿子朱见深。朱祁镇能够顺利重新执政,这与朱见深在朝廷文官和勋贵集团中的势力密不可分。
在夺门之变发生之前,朝廷中呼声最高的是朱见深。朱见深不但是孙太后、于谦和王直认可的皇太子人选,而且得到了朝廷文官集团的拥护。在废太子的问题上,文官集团多次为了保朱见深与朱祁钰发生冲突。朱见济去世后,文官集团多次拥立朱见深,其中最为积极的便是吏部尚书王直和礼部尚书胡濙。文官集团甚至在夺门之变发生前说服了于谦,联名起草了拥立朱见深的奏章。可以说夺门之变后朱祁镇能顺利掌控皇权,这与朝臣们普遍支持朱见深密不可分。如果他不是朱见深的爹,即便坐到皇位上,也能被于谦等人拉下来。
对于汪皇后,朱见深是非常善待的。他不但对汪皇后孝敬如母,还亲自为汪皇后的两个女儿赐婚。而汪皇后身后的政治集团,也是朱见深的坚定支持者,这使他们成为了政治上的利益相关方。在复辟之后,如果朱祁镇处死了汪皇后,那必然会引发政治上的动荡。不仅仅皇太子朱见深反对,就连钱皇后、孙太后及勋贵集团集体都会反对。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朱祁镇还能坐稳皇帝位?考虑到这些关联性的因素,他不得不对汪皇后的处置慎重对待。而汪皇后的存在,也表示了朱祁镇宽大处理景泰朝旧臣的政治态度,减少了政治风波的可能。
从文官集团的角度来看,稳定复辟后的朝廷大局是第一要务,也不希望汪皇后的死引发新一轮的政治斗争。在明朝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向来是争锋相对的,在朱祁镇复辟的事情上态度罕见的一致。这主要是朱祁钰瞎整搞的自己得不到两个集团的支持,而朱祁镇和朱见深作为朱瞻基的嫡系子孙,自然在朝中和皇家法定程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朱祁镇复辟后皇位不稳,新的内阁还不能完全掌握政权,而旧有景泰朝的官吏在朝廷中还具有残余势力。这种情况下处死汪皇后,会激起朝中新一轮的斗争。
汪皇后本身只是被废的皇后,按身份也只是王妃,但在政治上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她代表了勋贵集团的政治势力,也与景泰朝的旧臣有所关联,政治地位非常紧要。明朝廷面对内忧外患的环境下,迅速平定内乱,重新把国事回归正道才是关键。如果为了一己之私而引发新一轮的政治斗争,朱祁镇自己的皇位能否保住都成问题。而且汪皇后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她威胁不到朱祁镇和朱见深的皇位。这样的情况下,朱祁镇与其意气用事,还不如善待汪皇后,摆出贤明仁君的姿态,拉拢更多朝廷大臣的支持。
从这个事情上也可以看出,重新复辟后朱祁镇在政治上更成熟了。他不像年轻时候常常意气用事,而是更多地考虑朝廷格局和政治因素。这样的操作使他能够逐渐地重新掌握政权,赢得朝廷大臣的支持,坐稳了皇帝的宝座。所以说作为君王,每个决策都是需要有着多重考虑的,而不是意气用事的结果。如果只是简单的意气用事,得到的结局只能是事与愿违。史书上用怜悯的口吻来描述朱祁镇放过汪皇后的原因,实际上也是为朱祁镇洗白。毕竟他是明朝政治污点比较多的皇帝,史官写史时更考虑他的身后名,而不是实际的朝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