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
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徐明磊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黄伟、付晓旭、陈治锟、景子芮
你可能被假调料坑了十多年
新京报最新报道,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一些普通民宅,每天生产大量假冒名牌调料。造假窝点多达四五十家,每年产值亿元,造假历史长达十多年。
雀巢、太太乐、王守义、家乐、海天、李锦记等市场知名品牌几乎无一幸免。
1
工业用盐+色素,勾兑出酱油
工业用盐、色素、食品添加剂加上自来水一勾兑,贴上标签就是一瓶李锦记牌或海天牌的酱油。
工业用盐含有大量杂质和很多有害成分,如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还有一些重金属,会伤害肝脏、肾脏。
▲2017年1月11日,天津独流镇,一家生产假酱油村民家中,角落堆着用于勾兑假酱油所用盐(这袋是工业盐)、味精等。
▲一家生产假酱油村民家中,角落堆着用于勾兑假酱油所用的一部分添加剂等。 图片来自新京报
甜蜜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虽然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但是须严格按相关标准添加,比如防腐剂苯甲酸钠,用量过多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甚至致癌。
2
用过的八角花椒回收炮制“十三香”
瓜子加工企业用过的八角、花椒、小茴香,回收后晾干、粉碎,简单加工灌装,一包王守义十三香就炮制成功了。
▲一村民家中,一台生产假十三香的罐装机。图片来自新京报
3
致癌、致畸色素染出劣质鸡精
业内人士透露,劣质鸡精的可能生产企业违规使用国家禁止使用,含有致癌性和致畸性的日落黄色素。其次则是鸡精鲜度指标和鸡肉成分含量不合格,有些鸡精竟然有异味。
▲一个隐蔽大院的一间房子内,女子正在水池边洗瓶装调味品的瓶子。图片来自新京报
假冒劣质调料通过物流配送或送货上门方式,流向全国多地。
据一造假者透露,其进入北京市场至少四五年,“这边买家主要都是以给城乡结合部的小卖部、小超市做配送的,直接做市场的比较少。”
怎么办?
相信随着媒体的曝光,这些制假窝点会得道严肃处理,不过自己对于已经流向市场的“假调料”,如何追回呢?还需要相关部门发力!
这里健康时报也教大家一些辨别真好料的方法(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啊~)
一招挑出“真好料”
酱油:摇一摇,泡沫少的不买
酱油要买发酵的,拿起酱油摇晃一下,看看上面有没有泡沫。发酵酱油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晃动就会产生很多泡沫。如果不易产生泡沫,且摇晃后酱油中的泡沫马上消失,说明这瓶酱油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较低,很可能不是发酵酱油,而是少量发酵酱油、色素及香料等调配而成。
味精:尝一尝,有涩味、黏糊感的不吃
颜色发黄、晶体大小不一:正规厂家的合格味精颜色洁白,晶体呈针形,如果看到颜色发黄,晶体形状大小不一的就别买了,很可能是掺假品。
有苦涩味、咸味较重:好味精,会有明显的鲜味和鱼腥味;但若尝到了苦涩味,很可能掺了硫酸镁、氯化镁;如果掺了食盐,尝到的咸味会比鲜味重;若舌头上有黏糊感,可能掺入木薯粉或石膏粉。
醋:闻一闻,酸气呛人的不要
闻一闻:酿造醋有酯香、陈香等独特的醋香味;勾兑醋酸气呛人冲目,无香味。
晃一晃:酿造食醋的颜色为琥珀色或红棕色,有光泽的更好,摇晃瓶子,产生一层细小持久泡沫,这种醋质量比较好。
这些调味品,自制更健康!
其实,很多常见的调味品,本身也不推荐过多食用。健康时报微信在此汇总了一些天然的或者健康的替代品:
01
味精
香菇+虾皮
香菇中富含游离的氨基酸。将淡干虾皮和干香菇分别洗净、沥水,用榨汁机等带粉碎功能的机器磨成细末状,装入密封的容器冷藏保存,保存期不超一个月。建议少量多次,最好现吃现做。
02
鸡精
紫菜打碎成粉
试试紫菜代替鸡精。紫菜的蛋白质中近三成是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将紫菜(大约100克)用剪刀剪成小块儿,打碎成粉末,放入密封瓶中保存使用,非常鲜美。
03
醋
柠檬
柠檬的酸味十足,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柠檬酸、苹果酸等有益成分,就凭借这两点,用它来代替醋就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还带来了水果的香味。食用时,最好是现吃现挤(用手挤),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04
沙拉酱
酸奶
市售沙拉酱里一半以上都是油,不如自制美味低脂的沙拉酱。将两个蛋黄煮熟,加入柠檬汁和少许原味酸奶,配上黑胡椒、盐和糖,淋上少许橄榄油,搅拌均匀,蛋黄沙拉酱就做好了。
来源:健康时报,已获授权转载。本文参考资料:新京报2017年01月16日《天津独流调料造假窝点聚集 大量假冒劣质调料流向全国》、健康时报2013年09月05日《味精也有掺假的》等
标签: #调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