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习近平主席总揽世界大势提出的重要理念,其根本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 不再搞零和博弈和赢者通吃那一套。
作者 | 吴晓丹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 | 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
在复杂变幻的国际关系中,各国应如何相处,应遵循什么样的准则,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一直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负责任地参与处理国际事务,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在丰富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上述命题的解决方案。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时,首次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在联合国讲坛上提出,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成为各国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理念。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是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第一次写入党代会报告,其内涵更加丰富完善。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习近平主席总揽世界大势提出的重要理念,其根本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 不再搞零和博弈和赢者通吃那一套。这既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继承和弘扬,也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和创新,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扎实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崭新局面。
△2023年3月26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在北京与洪都拉斯外交部长雷纳举行会谈,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政治上,走出一条国与国交往的新路子。十年来,习近平主席密集开展元首外交,出访足迹遍布五大洲,实现了对重要地区、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全覆盖。中国同世界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 ,形成遍布全球的“朋友圈”,开辟了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我们运筹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稳定周边战略依托,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整体合作机制实现全覆盖。我国的外交布局更加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基本形成 。
△2022年9月17日,参观者在东博会东盟和RCEP精品展区参观。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经济上,推动形成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同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为亚欧大陆和世界发展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促进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完善。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同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 ,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在全球率先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同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202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主持沙特和伊朗对话闭幕式。沙特国务大臣兼国家安全顾问艾班、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出席。
安全上,提出维护国际地区安全的新思路。针对“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提出“解决热点问题三原则”,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为推动伊朗核、叙利亚、阿富汗、朝鲜半岛核等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作出重要贡献。我们还积极推进反恐、网络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充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2022年11月14日,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国驻大阪总领馆与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日前联合策划举办“天平乐府·正仓院乐器之复原彩响”演奏会。新华社记者 杨光 摄
文化上,开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气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中国历来主张维护文明多样性,倡导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以文明交流互鉴取代文明对抗冲突,推动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求同存异、和谐共处。中国同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人文交流机制,推动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加强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媒体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让文明交流成为增进人民相互了解的桥梁、促进地区和平合作的平台。
“潮起宜踏浪,风正可扬帆。”中国是世界之中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同世界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过去十年,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成果丰硕。新征程上,中国愿同各国携手努力,共同谱写21世纪国际关系的崭新篇章。
(原文标题: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