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流传的《洛神赋》为曹魏著名诗人曹植的名篇,顾恺之以此为题的《洛神赋图》也是传世的佳作,曹植在洛水忆起宋玉所述的神女故事,心中对甄氏的思恋之情更浓,洛神为传说中伏羲的女儿,曹植在赋中将甄氏与洛神相比,实际上寄托了对甄氏的无限怀念,此赋表达了曹植对爱情生活的不尽感伤与无奈,《洛神赋》通篇文辞优美,《洛神赋图》作为诗、画结合的典范,将曹植与洛神真挚的爱情故事描绘得细致曲折却又层次分明;
入选理由
千古流传的《洛神赋》为曹魏著名诗人曹植的名篇。顾恺之以此为题的《洛神赋图》也是传世的佳作。
名画解读
曹植、曹丕随同曹操大败袁绍之时,得到甄氏女子。曹植对甄氏一见钟情,但曹操却将她许配给了曹丕。后来曹植去京城朝觐,闻听甄氏已经郁郁而亡,心中万分伤悲。归途中,曹植在洛水忆起宋玉所述的神女故事,心中对甄氏的思恋之情更浓,因此写下了名作《洛神赋》。洛神为传说中伏羲的女儿,在洛水溺水后成为洛神,被后人称为宓妃。曹植在赋中将甄氏与洛神相比,实际上寄托了对甄氏的无限怀念。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颇为著名的一篇韵文,此赋表达了曹植对爱情生活的不尽感伤与无奈。《洛神赋》通篇文辞优美,描写富有情感,神人之恋缠绵甜蜜,凄婉动人。顾恺之读后非常感动,就以此为题画成名作《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作为诗、画结合的典范,是当时绘画高度发展的一个标志。全卷分为三个部分,将曹植与洛神真挚的爱情故事描绘得细致曲折却又层次分明。画中人物分布疏密得宜,时空不同却交替、重叠、交换自然;而在描绘山川景物时,则将空间美很好地体现了出来。全画笔法细劲古朴,好似“春蚕吐丝”,画中山川树石画法浑然天成,可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充分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该图主要描绘洛神的貌美以及她同曹植间似有似无的情感脉络。顾恺之巧妙地将诗人的幻想形象地体现在造型艺术上。画中有身穿红色长衫、在洛水边静坐的曹植,在他身后还有三个侍者手执宫扇、两名侍者手捧诗书,洋溢着浓郁的贵族诗人风度。曹植看着日思夜想的洛神,神色中流露出无限爱意;而云髻高盘的洛神,手持麈尾,也满是依恋地注视着曹植。曹植跟洛神似乎是在交谈,又好像在倾诉,二人含情脉脉。顾恺之将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之情表现得恰到好处。这幅图卷不管是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环境描绘,还是笔墨的表现形式,都堪称中国古典绘画中的一朵奇葩。
《》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