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始皇会被文字抹黑数千年?
为什么我们一提到秦始皇就会想到焚书坑儒、暴君?
其实秦始皇是“暴君”这一说法的出现主要归咎儒家。秦始皇在位时焚书坑儒(实际上烧的都是一些没有什么用的书),导致儒家记恨在心。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因为2个人,一个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一个是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
一、秦始皇与张良
我先来聊聊张良与秦始皇之间的渊源吧。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张良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他弟死不葬秦始皇统一文字,散尽家资,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打制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约合60公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按照君臣车辇规定,天子六驾,即秦始皇所乘车辇由六匹马拉车,其他大臣四匹马拉车,刺杀目标是六驾马车。
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东巡,张良很快得知,秦始皇的巡游车队即将到达阳武县(今原阳县的东半部),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埋伏在到阳武县的必经之地——古博浪沙。不多时,远远看到三十六辆车队由西边向博浪沙处行走过来,前面鸣锣开道,紧跟着是马队清场,黑色旌旗仪仗队走在最前面,车队两边,大小官员前呼后拥。见此情景,张良与大力士确定是秦始皇的车队到达。但所有车辇全为四驾,分不清哪一辆是秦始皇的座驾,只看到车队最中间的那辆车最豪华。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向该车击去。120斤的大铁锤一下将乘车者击毙倒地。张良趁乱钻入芦苇丛中,逃离现场(力士是否逃生则没有任何记载)。然而,被大力士击中的只是副车,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预防准备,所有车辇全部四驾,时常换乘座驾,张良自然很难判断哪辆车中是秦始皇。秦始皇幸免于难,但秦始皇对此事十分恼怒,下令全国缉捕刺客,但因无从查起,使张良得以“逍遥法外”,后来不了了之。古博浪沙“张良刺秦”从此闻名遐迩。因为张良是刘邦建立西汉的开国功臣(而且小编认为刘邦就是捡漏王)所以秦始皇在汉史中没有好名声。
二、秦始皇与董仲舒
至于董仲舒,他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使儒家思想成为继汉武帝以后的封建王朝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实我觉得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蛮好的,有竞争才会有发展)。所以秦始皇的历史形象就不要指望有多好了。
直到大秦帝国系列书籍和电视剧,秦始皇才重新被讨论认识。让大众去重新认识这个帝王。
三、秦始皇三点多人不及
首先,反正纵观历史,嬴政没有杀过功臣秦始皇统一文字,也没有苛待功臣,在我认知范围内,好像只有唐太宗李世民没有杀功臣。
其二,嬴政太能干了,一般皇帝通常只有一件能流转千古的大事,但是政哥随便一个成就,放在后世之君上都能大书特书。统一六国;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建立皇帝制度;修建万里长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修建郑国渠,修长城。
最后,嬴政没有用人陪葬,而是兵马俑,后世用活人殉葬的帝王大有人在。
光冲这三点,我政哥绝对不是暴君!!!
至于他过于征调民力也都是为了这个国家!修建郑国渠、修长城都是利涉千秋万代,可惜那时候民智不开化,百姓无法理解。他不强行统一六国,仍在战火连天,他不修筑长城,匈奴人长驱直入携掠百姓!可惜的是他的雄才伟略透支了秦帝国的国力,祖龙归天后,秦二世而亡。
总结
他自幼生长敌国,历尽艰险,亲眼见天下庶民在战火中哀嚎、殒命。他少年登位,王权旁落。关东列国合纵频仍,他破合纵;嫪毐之贼祸乱大秦,他除乱贼;他亲政、罢相、收复王权,君臣一心,举国一体;修大渠,开阡陌,关东之民争相入秦;他兴义兵,诛暴乱,平天下,开新宇。是万千黎庶渴慕统一之心,祈望安宁之愿,给予他无穷无尽的力量,冲破千难万险,成就大一统!
他是千古一帝——始皇帝,嬴政。
PS:据史书描述,祖龙超帅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