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是正确的提问方式?
看到这个标题,一定会有很多人忍不住笑了。我活了几十年,连提问都不会了?
而事实上,不专业的提问实在太多了。
随便举个例子:
怎么样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有哪些途径?
从本质上说,提问是思想的碰撞,尤其是在互联网上,你根本无从知道回答的人是谁。但是我们能够知道的是,提问的水平决定了回答的水平。唯有高质量的提问,才能引来高水平的回答。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提问的难度决不亚于回答的难度。
怎么样才算是高质量的问题呢?
一、尊重他人的时间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不久,在网络上就有了成文的《网络礼仪》,其中一条是这么说的:
别人为你寻找或回复答案需要花费时间和资源。在你提出问题之前,应先花些时间进行搜索和研究。也许同样的问题以前曾提出过多次,现成的答案垂手而得。
而互联网发展到今天,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累积和搜索技术的持续进步,90%以上的问题在网上都能找到答案。
以刚才的问题为例,在网上可搜出154,000,000条结果,用时连一秒都不到。而且搜索结果基本都是按照权重来排序,越有价值的回答越是在前面出现。放着一秒钟就能出结果的方式不用,为什么要苦等并非最佳的答案呢?
而这种未任何加工的问题,回答者必然廖廖。即使有了回答,也不一定是提问者想要的。
二、明确自己想要的回答,慎用开放的问题
开放的问题,答案必定是个发散的空间,能全面把握这个发散空间的高手不愿意花时间系统性地予以回答。而回答的人,则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回答限定在自己理解的范围内。这个范围与提问者重合的可能性非常小,就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任何事情,只要也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同样是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加工:
我是今年毕业的应届生,想找一份不错的工作,请问除了网络招聘渠道如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猎聘网、拉勾网;线下的各种招聘会以外,还有哪些渠道可以尝试?能不能请过来人分享一下这些渠道的使用感受?
这样加工后,问题就变成了两个层次:
一是自己已经用了一些渠道,需要得到更多的渠道;
二是通过使用者的体验,比较不同渠道的优势,来决定自己的时间精力如何投放。
这个技巧,在面试的时候同样用得到,当面试官问你一个开放的问题时,一定要想办法界定问题的范围,这样才能给出面试官期望的回答。
比如:谈谈你对XX工作的理解。
回答:XX工作涉及的维度很多,有A、B、C……,您希望我从哪一个或哪几个维度展开?
三、注意提问的各个环节
提问标题:简明扼要概括提问的内容;不需要出现“跪求”、“帮帮忙”、“在线等答案”这些字眼,它们并不会打动回答者,反而是准确的标题描述更能吸引别人来回答问题;
提问描述:交待清楚提问的背景、前因后果,让回答者最快定位问题的关键所在。描述时尽量精简,以节省他人的时间。同时,交待清楚自己做了哪些努力和已经取得的结果。这样别人就不用再花时间精力做重复工作,并且让人知道你不是一个完全的伸手党。简而言之,提问已经加工过,并且代表自己的最高水平。
表示感谢:每个提问者都期望自己的问题能有大牛来回答。但不管是不是大牛,每个人的时间都非常宝贵提问方式,占用了对方时间,一定要适当表达谢意。最简单的当然是文字上的感谢。如果对自己很重要,还可以通过红包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谢意,红包不在乎多少,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真诚的谢意,千万不能认为别人帮你是理所当然的。否则,以后就没人愿意帮你了。
四、追问,进一步提高
在对方的回答中又发现了新的收获和疑点,这时候可以对回答深入理解后,再提出新的问题,回答者在欣赏你上进心的同时,必然会给出更高质量的回答。对人对己都是收获。
最后,延伸到职场中。特别是在向主管提问时,一定要记得提问的几个层次:开放的问题、选择题和判断题。举例如下:
开放式:张经理,这次项目怎么做啊?(主管心想:找你来做,还来问我,不让我省心,不如找别人去做)
选择题:张经理,这次项目,我有三个方案,分别可以达到的效果是……,您看我们选择哪一个?
判断题:张经理,这次项目,根据我对公司之前同类项目的总结,结合我们公司和部门目前的情况,我做了三个方案,我建议使用方案A,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您看行不行?
在公司工作,一定是你达到了下一层级的水准再让你晋升,而不是先给名分,再通过培训提升你的能力以与职位相匹配,所以,一旦你能提出并回答判断题,那就离下一个职级不远了。
所以,做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你想成为哪一种呢?
名企HR联盟提问方式,提供专业的职业辅导:简历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