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军官在礼仪场合均佩戴有樱花纹饰的西洋式指挥刀,战斗用刀则改革为一种刀柄加长、西洋护手的东西;那是便于让那些有怀旧情感的军人将家传的日本刀放在洋刀的外套中佩带着,94军刀刀鞘上的两个挂环去掉一个:在先进各国中是使用军刀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时期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大概也是将刀作为制式兵器装备的唯一的军队。刀师要先用带风箱的焦炭炉把铁条烧至白中泛蓝的青色“
日语中,军刀指的是“军人所佩挂的战斗用刀”。近代以来,日本在军事上一直以西方为师。军刀也西洋化了。明治天皇和伊藤博文等,戎装时都佩西洋式的指挥刀。至1934年前,日军军官在礼仪场合均佩戴有樱花纹饰的西洋式指挥刀;战斗用刀则改革为一种刀柄加长、西洋护手的东西“合璧”式的军刀,那是便于让那些有怀旧情感的军人将家传的日本刀放在洋刀的外套中佩带着。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陆军定型了一种32年式军刀,也是护手状如字母“P”的西洋刀样式,是兵工厂生产的机制刀刃,分甲乙两型。甲为长身型,长约100厘米,为骑兵用;乙为短身型,长约90厘米,为非骑兵士官所佩用。
32式↑↑↑
1933年2月6日,荒川五郎、栗厚彦三郎在东京下议院提出复兴日本刀剑的建议案,以提倡日本精神及固有文化,获得一致通过。一个月后,侵占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以重兵突袭我长城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处,遭中国军队第29军第37师大刀队重创。
因此,在荒木陆军大臣、柳川陆军次官、山冈军务局长等皇道派头面人物的倡导下,日军遂于1934年废弃华而不实的西洋式军刀,军官一律改佩日本式军刀,于是有了94式新军刀。
94式↑↑↑
95式 ↑↑↑
1935年,士官佩用的32式军刀也改为日式的95式军刀。1998年,94军刀刀鞘上的两个挂环去掉一个,定型为98式军刀。
98式↑↑↑
日本军事史专家田近雄曾言:“车辆尚未普及的日本军,在先进各国中是使用军刀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时期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同时,大概也是将刀作为制式兵器装备的唯一的军队。
在冷兵器中,日本刀是一个很特别的品种。追溯历史,东洋刀还是盛唐时代飘洋过海从中国传来的。在一千多年里,在资源短缺的岛国刀匠们的磨砺下,将制刀技术发展到很高的境界,宋代时已超过中国。至今,日本仍保留着当年传到日本的原型唐大刀,是一种刀剑一体的长刀,据说只有日本皇室才可以锻打和佩用这种刀型。
日本刀以刀条为根本,可以比作人的身体:而将刀柄、刀鞘称为刀装,类似人的衣服。从制作角度,刀条和刀装属于相互独立的不同行当。
刀条的材质是钢,中国古人讲“百炼成钢”,说的就是让铁变成钢的过程。在日本的锻造所里,刀师要先用带风箱的焦炭炉把铁条烧至白中泛蓝的青色,即成语中的“炉火纯青”的境界,这时,铁会变得软绵绵的,然后拖出来打成薄薄的铁片,对折再烧,再打,如此反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在高温和锤击过程中,铁中的杂质不断被去除,又在每一次锤打中加入只有刀师才知道秘方的极细碎的粉末,使之均匀地渗进刀身,专业名词叫渗碳,让铁条变成既硬且韧的合金钢。还有一种锻造方法,利用钢材的坚硬与铁条的柔性,将铁条夹在钢材中间,打造成“三明治”般的复合型刀条,使其刚柔兼备。
细看日本刀,刀刃上满是像云彩、海浪一样的花纹,隐约间还泛出斑斓的五彩,那就是钢在不断的折叠和热处理中形成的。这刀身不是“一块”钢,而是上千层薄如蝉翼而又紧密咬合的钢片。这样的钢制“千层饼”既坚硬又有韧性,在格斗中打到火花四溅而不碎裂,又能凭韧性化解对方的力量而不会震伤使用者的手腕。
因明治“废刀令”而收集起来的旧武士刀又有了新用途(这些刀大都是依照古法锻造的日本刀),将它们送到大阪的兵工厂,拆下旧刀装,加装上统一的新型军刀外装,就成为了新军刀。侵华战争暴发后,随着军刀需求量急增,日本国内还掀起过“军刀报国”运动,几个军工厂和各地的锻造所纷纷打造军刀,然而此时大部分简化了锻造程序,造出半机制、半手工的军刀。
日本军刀采用传统的“太刀”即长刀的形式,连刀鞘总长约1米。军官刀外装是传统的日本刀风格:刀柄为木质,以珠粒细碎的白色鲛鱼皮包裹,并且丝带编花缠绕;
两侧的丝带下各压三朵并联的樱花镀金铜饰,称“目贯”。
刀柄尾端是安装刀穗环的铜镀金装饰物,称“猿手”;刀柄近护手处用“竹钉”贯通固定刀身;护手为“葵形”镀金铜盘,称“镡”,有镂空与不镂空两种;护手前端有日本刀特有的铜制夹刃。
一般日本刀刀柄与刀刃比例是1:4,军刀刀柄与刀刃比例亦如是,装配制式的刀柄与刀刃比例为1:2.36.刀柄双手持握,劈刺凶猛有力。军刀刃长约60厘米,其弯曲控制在锋尖下约5寸,砍劈时以此为着力点,符合力学原理。其刀刃不像普通刀那样只磨出两个平面,而是多个平面,会聚于刀尖和刀刃处,加强其尖锐与锋利。日本军刀的刀背如起脊的屋顶形;刃尖处为弧线与直线构成的近似三解形平面,术语称“切先”。
此外,军刀刀鞘与刀有闭锁装置,还有雕花的刀穗环和双面色纺织的刀穗。刀穗是日本军刀重要的饰物,丝带内侧的色彩,以金、红、蓝为区分将、佐、尉军阶的标志;其实际用途为,在握刀时将其套在腕部防止脱手。刀鞘初期为金属制,分铁制和铝制两种,上面有3处铜镀金的装饰件;刀鞘外覆棕绿色烤漆。有的金属刀鞘外面又用牛皮包裹缝制,起保护作用。为了防潮,有的军刀刀柄上还缠裹着白布,有皮制的刀柄套。战争后期因金属材料紧缺,又简化出一种用马皮直接包覆的禁制刀鞘。军刀刀鞘上有挂刀环,初期的陆军94式刀鞘为双环,改造定型的98式刀鞘为单环。
显示军阶的重要部件:刀绪↑↑↑
士官的95式军刀,刀柄样式与花纹与98式军刀几乎一样,不过是用黄铜或生铝压制而成的。刀的闭锁装置如同日本32式骑兵军刀,为桥式,但不像前者在刀柄左侧,而在刀柄上部前端。此外,95式军刀有血槽,由铜夹刃处直贯刃尖。护手铜盘、刀穗环上无花纹,刀鞘为铁制。士官95式军刀完全是批量生产机制度刀,通常在握柄前端的铜圈及刀刃开始处冲压着生产厂家的标记。战争后期物资匮乏,95式军刀也有各种简陋的简化型,或以铁制护手盘代替铜制护手盘,或将铝制刀柄改成刻有菱形防滑纹的禁制刀柄。对崇拜传统工艺的日本人来说,机制的量产95式军刀当然不够档次,被贬称为“铁棒”,但因为此刀装备给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的士官,因此可以说是杀人最多的军刀。
1944年,日军败相已现,在军刀紧缺的情况下,又发展出一种更加简陋的士官军刀,一般称三式军刀(即98式、95式之外的第三种,而非以定型年代正式命名),刀柄、刀鞘的金属装饰大都简化。
日军军官军刀是自费购置,除刀的外装有统一规定外,刀身可自己选配。有些军官出身名门贵胄,将家族所传的名刀配上制式的军刀装,带上侵略战场。这类名刀,可以简单地从刀刃上的花纹和夹刃辨知。如果能拆卸开刀柄,从刀茎上的落款上更易了解此刀的来历,传统的日本刀都有刀工锻造时留下的落款。
日本军官军刀上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每个金属装饰件上都有很多樱花纹饰,有人曾以一把刀记数,在刀柄、护手盘、闭锁按钮、刀穗环、刀鞘铜饰、挂环座等处共有大小31朵樱花。日本有句俗话:“花数樱花,人数武士。”古代日本武士以樱花自许,像樱花凋谢那样赴死,被视为理想的归宿。军国主义时代的日本军人延续了这个传统,同期毕业的士官学校学生,彼此称“同期的樱”,军歌中更唱道:“我们像樱花凋落那样为国捐躯。” (文/余戈)
注: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