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荆轲刺秦王为何失败了?3个原因,个个都有教育意义
《大秦赋》中,有一段荆轲刺秦王的剧情,虽然简短,但是基本把整个过程都讲清楚了,荆轲没有刺杀成功,反而被嬴政反杀了。一开始不太明白,一个刺客刺杀秦王没有成功,为什么这个事情会流传千古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但是后来知道了前因后果,就会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六国非常不满秦国的吞噬,他们在用一切力量做最后的挣扎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而荆轲刺秦王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
但是,许多人对于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却抱有不同的见解,对荆轲这个人也有不同的看法,那么,荆轲到底是英雄还是莽夫呢?辩论双方可谓争持不下。
从荆轲刺秦王的目的及其历史影响来看,他的行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也就是荆轲的英雄论。
一方面,他是为了报燕太子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他是为了抵抗暴秦入侵,保卫燕国。虽然他有些不自量力,也不懂得历史潮流的必然趋势,但是他不畏强权,不怕牺牲,在人人惧怕秦王时挺身而出、他是反抗暴政的代表人物,这种精神和气概是值得称道的。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被称为英雄,拔高了荆轲的个人形象,他只是一个意气用事,缺乏筹谋,剑术不佳的莽夫,为什么会刺杀失败,跟这些因素关系巨大。
第一,猪队友。
老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人的能力有限,团队的力量一定才更大,然而荆轲去秦国时该带的队友没带,不该带的却带了,那位猪队友临阵退缩,在秦国大殿外被吓破了胆,双腿发软无法入内,只剩下荆轲一个人孤军奋战,效果当然会打折扣。
所以说,荆轲在刺杀秦王这件事上,思虑不够周全,安排不够妥当,他连最起码的团队都没有准备好,落得一个孤军奋战的境地,也是自取灭亡。
看来,一个团队的领导者要有足够的领导才能,任务才有可能完成,而团队成员如何选择,如何将猪队友拒之门外,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二,剑术不佳。
关于荆轲的描述中有一句“好读书击剑”,这就说明,荆轲并不擅长剑术,而且他还曾被剑术高超的对手以眼神吓跑,这更证明,荆轲的剑术不佳。
刺杀秦王纯属荆轲与嬴政两个人单挑,如果是一个绝顶的杀手,嬴政怎么有机会将他反杀?失败后,荆轲还说他没得手是因为要活捉秦王,这到底真有其事,还是他为自己的失败找的借口呢?
一个人在做一件事之前,是不是应该先称一下自己的斤两,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呢?如果没有把握,没有胜算,没有退路,那可不就是头脑发热吗。
第三,不懂什么叫大势所趋。
秦王嬴政在位的时代,大秦国力明显强于六国,秦国统一六国的趋势已形成,这气势可谓是势如破竹,这个历史趋势是不可挡的。荆轲并无远大抱负只有小义,他螳臂当车之举只是送人头而已。
当然了,没有多少人能在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之时去为大局考虑,去想什么历史的大河流向何方,荆轲刺秦王只是为了反抗暴政,希望解救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的行为也无可厚非。
你觉得荆轲是英雄还是莽夫呢?他刺杀秦王是义举还是冲动,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