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司马迁身影
而介绍作者时又往往会讲到鲁迅先生称赞《史记》的两句非常有名的话——,最多再补充讲讲《史记》中有精彩细致的叙述描写。借这些来解释《史记》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去年讲了必修四的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特别是看到课后练习里面出现的太史公对蔺相如的那一段字字珠玑般的评价文字。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精彩绝伦蔺相如形象“在宦者令缪贤想要脱赵投燕这件事上。般的眼光看出秦王无意交易。
兴宁市第一中学 李毅华
中学语文课本有好几篇节选自《史记》的课文。我通常讲到这些课文时,总是免不了要介绍作者司马迁其人,而介绍作者时又往往会讲到鲁迅先生称赞《史记》的两句非常有名的话——“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然后就这样来解释鲁迅先生的话,《史记》有极高的史学成就,所以是“史家之绝唱”,同时也有很高的像《离骚》那样的文学成就,所以是“无韵之《离骚》”。基本上就到此为止了。最多再补充讲讲《史记》中有精彩细致的叙述描写,如《鸿门宴》里面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等,借这些来解释《史记》有很高的文学成就。
去年讲了必修四的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特别是看到课后练习里面出现的太史公对蔺相如的那一段字字珠玑般的评价文字,当时就若有所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必修二讲过的《离骚》,对比之下,的确有了些新的体会,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有了更多的理解。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认识过程。
一、举如椽之笔,书千秋壮士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故事,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精彩绝伦蔺相如形象。
这个蔺相如智慧超群,时时高人一等。在宦者令缪贤想要脱赵投燕这件事上,他一眼就看穿燕王的意图,说出其中的利害关系,及时阻止了事件的发生。在赵国满朝文武在朝廷上对和氏璧事件争论不定的时候,他三言两语就道出了其中的是非曲直,当即给出了对策。他在秦国的朝廷上用“知几其神”般的眼光看出秦王无意交易,并且成功地取回了和氏璧,然后又果断做主将和氏璧暗暗送回赵国,实现“完璧归赵”。在廉颇不肯相让意图羞辱的时候,面对门客的质疑,他解释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道理,最后赢得了门客们和廉将军的敬重。他道理烂熟胸中,每次考虑问题都顺理而为,进退适当,对事情的见识和判断处处高人一等。结果也是每件事的发展都切中他事先的见识和判断,真是神一般的存在。
这个蔺相如勇冠众人,处处威风凛凛。在偌大赵国无人敢怀璧入秦的时候,他自告奋勇,持尺寸之璧西入虎狼之秦。在秦廷上借机拿回了和氏璧时,他持璧睨柱,毫无畏惧,以勇气迫使秦王退让。再次在秦廷上会见秦王时,他不卑不亢,据理力辩,视死如归,最后自己不辱使命,国家不辱于诸侯。渑池会上,在秦王想要羞辱赵王的时候,他挺身而出,进缶叱退左右秦臣,迫使秦王屈服,最终使赵国不挫于秦。他每每于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以书生之身作赵国的“塞上长城”。
这个蔺相如胸怀博大,以国家为重。当他位居廉颇之上,引起廉将军的不满时,他收起了面对秦王和秦臣的那种勇敢,毅然屈己而求全,一退而保全了赵国的国力,赢得天下敬重。
司马迁写蔺相如,极尽渲染之能事,层层蓄势,以曲折多姿的情节叙述,和细腻生动的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的意气风发的贤大夫形象。文章饱含深情,很具感染力,充分显现了大文学家的风范,读之让人心生慷慨意气,欲效仿蔺相如其为人。明代文学家钟惺赞扬司马迁的文笔说:“观其写持璧睨柱处,须眉毕动;进缶叱左右处,声色如生。”即使是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蔺相如的凛然生气。
然而,作为历史人物的蔺相如究竟是个怎样的角色?他在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事实也许出乎我们的意料。
二、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蔺相如的事迹在先秦文献中没有任何记载。最早的记录就是司马迁的《史记》,而这篇《廉颇蔺相如列传》也是五个人的合传,他们是廉颇、蔺相如、赵奢、赵括、李牧。台湾大学吕世浩老师认为,《史记》的史实根据以本纪为准,其次世家,其次列传。在《史记》的其它篇章中,蔺相如的事迹不见于《周本纪》和《秦本纪》,在《赵世家》中只有一句话提及他:“(赵惠文王)二十八年,蔺相如伐齐,至平邑”,这已经是“将相和”之后四年的事情了。对“渑池会”也只有“二十年,王与秦昭王遇西河外”这一句,没有提到蔺相如。《赵世家》只字未提“完璧归赵”和“将相和”的故事,而其他四人的记载却屡屡出现。参考另一部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其相关叙述完全根据《史记》的文字,但省略了“完璧归赵”的全部细节过程。其实,就战国时期的天下形势来说,廉颇和赵括参与的长平之战是赵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李牧在北方与匈奴的对抗和后来保卫邯郸也是必然载入历史的。而蔺相如的这些英勇事迹,多体现的是赵国的“面子工程”,对历史不见得有多大的实质影响。如果按照历史作用和历史影响来看的话,蔺相如的重要性远在廉赵四人之下。
可是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的故事占据了近一半篇幅,相当于其他四人的总和。司马迁不但浓墨重彩地写蔺相如,而且在后面的“太史公曰”中只评价了他,对其他的四位重要历史人物未予评价,这显然是太史公别有用意。我们来看这一段评价: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这段评论文字非常精彩,有天风海雨般的逼压气势。司马迁立足于人处于死生之际时的选择来评价蔺相如,赞扬他能够在面对死亡时两次做出正确选择:秦廷之上,引璧睨柱,勇敢就死。面对廉颇,不与争斗,选择退让。一死一生的精准选择,足于使他兼有智勇,名重太山。蔺相如面对生死选择时的表现跟太史公“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若合一契。所以太史公这段评价文字,明显是借蔺相如的表现,来为自己的生死观作注脚,进而表达了自己在死生之际选择的合理正确。
司马迁一生最纠结的就是他在死生之际的选择问题。
司马迁一生最重要的遭遇就是为李陵游说,得罪了汉武帝。在《报任少卿书》中,司马迁详细讲述了他的心路历程,他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游说,被皇帝认为是诬陷自己,将他投入监狱论刑罚。按照当时法律的严苛,“诬上”的“罪过”必死无疑。家里贫穷,无法用钱财赎罪,也没有人替他辩护。他并不是贪生不敢接受死刑,而是考虑到如果伏法受诛,像九牛一毛,跟死一只蝼蚁一样没有任何价值。他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于是他甘愿接受比死刑还要难接受的“最下腐刑”,隐忍苟活,完成《史记》的著作,然后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让文采表于后世,来“偿前辱之责”。但是还没有完成著作和著作还“藏之名山”的时候,他的这种想法只能“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世俗乡党仍然笑他贪生怕死,侮辱先人,他自己也“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
他的这种只能“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的生死选择,除了详细对任少卿说明之外,他还在《史记》的书写中借很多历史人物来加以抒发。“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分明有一个跟蔺相如重合在一起的司马迁身影。司马迁如此偏爱蔺相如,是为了拿自己和蔺相如等量并举。他赞扬蔺相如的生死选择“兼有智勇,名重太山”,实际上就是借此来表明自己的生死选择具有相同的价值和意义,以此来纾解心中的郁结。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这种表现手法和情感抒发,和屈原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而一唱三叹的《离骚》,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以《离骚》笔法,成史家绝唱
《离骚》是屈原写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屈原竭忠尽智辅佐楚怀王,可是遭到同列大夫上官靳尚等人的嫉妒,他们一起在楚王面前诽谤屈原,因此屈原逐渐被楚王疏远,直到将他放逐离开都城。屈原心里既怨恨又忧愁,于是作《离骚》来讽谏国君,希望他能回心转意,远离小人,重新任用自己,使国家返于正道。
在《离骚》中,屈原在一篇之中三致其意,反复抒发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的怨恨:“荃不揆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他也处处不忘表明自己志洁行廉的高洁品格:“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他不断申明自己宁死不与污浊世道同处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史记》深受其影响,司马迁写《史记》时时不忘抒发《离骚》这样的忧愁怨恨和运用反复致意的表现手法。
《伯夷列传》就是用《离骚》的笔法写成。这篇传记的写作风格明显跟其它的篇章不同,通篇以议论抒情为主,叙事变成辅助。《伯夷列传》只用四分之一的篇幅记载传主的事迹,其它的内容则是不断提出作者自己的困惑:孔子说伯夷无怨,但伯夷作的《采薇歌》又充满怨恨;天道赏善罚恶,但事实是盗跖寿终而颜回早夭;孔子教人保持高尚节操,而很多高尚的人因无人表彰而淹没不闻。在这些困惑中,作者其实无处不在抒发自己的思想煎熬和心中怨恨:自己志洁行廉,却惨遭祸害,自己希望青史留名,但事实是很多有高尚节操的人淹没不闻。《伯夷列传》是司马迁“意有所郁结”,将强烈的感情深深地渗透在历史场景的摹写中,借题发挥,“悲歌感慨”写就,是一篇司马迁自己的长篇抒情诗。
同样是用抒情诗笔法写成的还有《屈原列传》,作者在此文中描述的屈原的忧愁幽思跟自己的内心郁结是何其相似。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屈原作《离骚》是因为“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司马迁作《史记》的原因正是“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司马迁说屈原“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他为李陵辩护也是“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但反遭祸患。司马迁称赞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他写的《史记》也正是如此。司马迁议论屈原的意愿是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他自己的人生追求何尝不是如此。司马迁推断屈原的志向“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他自己的人生愿景何尝不是如此。《屈原列传》到处在借屈原的遭遇心志抒发自己的忧愁幽思,正如《古文观止》的作者的评价:“史公作《屈原传》,其文便似《离骚》,婉雅凄怆,使人读之,不禁欷歔欲绝。要之穷愁著书,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宜其忧思唱叹,低回不置云。”
《报任少卿书》虽不在《史记》一书之中,但明代《评注昭明文选》的作者孙执兴云:“识得此书,便识得一部《史记》,盖一生心事,尽泄于此也。”此文实际上可以当作《史记》来看。《报任少卿书》全篇也是用《离骚》的笔意写成,在文中多处出现作者的像屈原一样忧愁幽思,行文笔法上也深得《离骚》“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的神韵。他在一篇之中反复诉说自己忠而得谤的冤屈,他反复纠结自己“身残处秽,动而见尤”的侮辱羞愧。也反复表明自己不能轻易受死,志在“文采表于后”,名垂后世,做与日月争光的事情的志向:“隐忍苟活”“恨私心有所不尽”“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以著此书……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古文观止》篇后总评曰:“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文情至此极矣!”
除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的身影还时时出现在《史记》的其它篇章中。他在《伯夷列传》中引用孔子的话“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来表明自己对不能扬名后世忧虑。他在《陈涉世家》中借陈涉之口道出“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的心声。他在《伍子胥列传》中大赞伍子胥“弃小义,雪大耻,名垂於後世!”是隐忍成就功名的“烈丈夫”。他在《刺客列传》中赞扬自曹沫至荆轲等五位刺客“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他赞扬张良的圯上取履是孺子可教,他也认同韩信能够忍受胯下之辱以成就大业。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季布栾布列传》中的季布其人,季布先是效力于项羽,战场上常常让刘邦头疼。项羽失败后,季布隐身求生,不得已甘受刑戮,为人奴隶。他不为项羽尽忠自杀,更不想被刘邦逼迫而死,因为他的才能尚未充分施展,故自刑隐身,以待时机,最终名扬天下,所谓“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司马迁赞扬他:“被刑戮,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负其材,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接着又借题发挥说:“贤者诚重其死。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在季布的身上,分明又有一个作者重合的身影在。他在《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大骂武安侯田蚡“迁怒及人,命亦不延。呜呼哀哉!祸所从来”,含沙射影地抒发了自己的怨恨。他在《酷吏列传》中连说“何足道哉,何足道哉”来控诉自己在监狱里受到的迫害羞辱。如此这般,太史公不断借他人的酒杯来浇自己块垒,像这样的书写,在史记中多得无法一一列举。
钱穆先生说:“文史之学背后,每有一种精神存在。所以读文史方面的每一书,必定要读到此书背后的人。”我们读《离骚》,能够感受到一个忧愁幽思的屈原,而读《史记》,我们同样也能看到一个隐忍成就功名的太史公。《史记》这本结合作者自身遭遇,运用《离骚》的抒情诗笔法写作的历史巨著,不但是绝无仅有,不可复制,甚至无法模仿,当然是“史家之绝唱”。
综上所说,鲁迅先生说《史记》“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司马迁作《史记》,打破既往的历史写法,作者个人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从心里流出,渗透在历史书写当中。其中的“无韵之《离骚》”可以理解为泛指《史记》一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实指《史记》中有很多内容使用《离骚》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写成,抒发了跟《离骚》同样的忧愁幽思,抒发了同样的怨恨,同样是一篇之中反复致意。
从这种意义来说,《史记》也正是司马迁写的一首长篇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