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高铁,陪你看中国文都— 桐城
桐城派雄踞中国文坛,寓居合肥的桐城籍文化学者陶渡庵先生,而桐城派诞生地、院士之乡、黄梅戏之乡的桐城!桐城的龙眠山是从李公麟画作中走出来的。公麟笔下的璎珞岩、玉龙峡、观音岩、垂云沜等”苏轼、苏辙、王守仁、王士祯、张际亮等一代代名流都曾驻足流连,桐城西北的挂车山也是名胜之区,2019年10月开馆的挂车山历史文化展示馆。全面展示了张秉文、方东树、马其昶、姚永概、姚永朴等名人与挂车山的渊源。
安徽桐城,历来有“中国文都”、“天下文都”美誉。其人文传统可上溯吟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唐代诗人曹松、以白描绘画闻名于世的宋代画家李公麟。清朝两百余年,桐城派雄踞中国文坛,以至于乾隆时期,世人惊呼:“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
12月22日8时40分
随着首趟G8311次复兴号列车
驶出合肥南站
备受瞩目的京港高铁合安段
正式开通运营
9时34分
首发列车到达桐城东站
9时48分
首发列车到达桐城南站
随着合安高铁首发列车的抵达,作为“中国文都”的桐城,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寓居合肥的桐城籍文化学者陶渡庵先生,为之欢欣振奋,喜赋诗一首:
南北东西一气流,云间皖上作天游。
环中交运迷归骑,梦里经年尚泊舟。
万化浑然终始去,九重缥缈是非休。
从今解却江南忆,邂逅斯人肯暂留?
合安高铁其实是一条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走廊,沿线既有秀美的自然风景,又有富含文化底韵的人文景观。而桐城派诞生地、院士之乡、黄梅戏之乡的桐城,无疑是最为靓丽、最吸引海内外游客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那么。六尺君义不容辞,就陪您一道,逛逛这座著名的“中国文都”吧!
山
桐城的龙眠山是从李公麟画作中走出来的,公麟笔下的璎珞岩、玉龙峡、观音岩、垂云沜等,至今仍能寻得遗踪。
龙眠山风光秀美,碧树幽径。黄庭坚曾有诗赞美:“诸山何处是龙眠,昔日龙眠今不眠。”苏轼、苏辙、王守仁、王士祯、张际亮等一代代名流都曾驻足流连,留下千古名篇。
龙眠山安葬着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抗英名臣姚莹等诸多历史名人。文和园(张廷玉墓园)内屋舍肃穆,竹木葱笼,石雕件栩栩如生,尽显墓主无尚威仪与尊荣。
除了龙眠山外,桐城西北的挂车山也是名胜之区。“挂车”之名,最早见于三国志,曾是魏吴的古战场。有风光绝美的牯牛背水库、檀香岩,还有正在建设的宏伟的抽水蓄能电站。
2019年10月开馆的挂车山历史文化展示馆,位于桐城市黄甲镇汪河村,全面展示了张秉文、方东树、马其昶、姚永概、姚永朴等名人与挂车山的渊源。
水
桐城的母亲河龙眠河,穿城而过,把这份灵动与飘逸注入了桐城。河上的紫来桥(即张廷玉捐资修建的良弼桥),见证了桐城数百年风雨,与河厮守相伴。
桐城去一次是不够的,但其中一次一定要在梅雨季节。你看那落水桥,氤氲着初夏的水雾,如在仙境,如入画中,成为无数游客的打卡地。每到这个季节,总要传遍抖音。
嬉子湖烟波浩渺,水光潋滟,湖畔松山苍松笼翠,珍稀飞禽随季迁徙栖息,是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无论朝霞初上,还是渔歌唱晚,嬉子湖都恰似有声的画、无字的诗。
嬉子湖畔的蟠龙湾,是一片神秘之所。春日里,远山含翠,桃红柳绿。冬天一下雪,这里又是一派宁谧,适合雅集,适合遥想历史与人生。不久,这里还将成为桐城世家文化展示中心,是学生研读的圣地。
人
桐城以厚重的历史和空灵的自然风物,养育着淳朴而又勇于创新的人民。明清两代,桐城共涌现文进士244人(明代89人,清代155人),在安徽首屈一指。放眼全国,也是四海闻名的。
从明代忠臣左光斗,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父子相国张英、张廷玉,桐城文派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姚鼐、方东树,以及朱光潜、方东美等学界泰斗,到当代作家舒芜、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都是这方土地的骄子。
数百年间,论世家大族,必首推桐城。小小县城,聚居着桂林方氏、宰相张氏、麻溪姚氏、扶风马氏、左宕左氏、桐城光氏、麻溪吴氏、鲁谼方氏、高甸吴氏、仓基孙氏等诸多文化、官宦世家,无数身影在中国明清及近现代史闪耀过,说不尽的名人故居引你怀古幽思。
据不完全统计,桐城籍“两院”院士已近20人。其中,毕业于桐城中学的就有9人,他们分别是朱光潜、孙德和、慈云桂、陆大道、吴曼青、程和平、杨善林、方复全、彭寿。
1956年,毛泽东论及中苏关系时,曾引用老宰相张英的让墙诗。六尺巷静默地鉴证着桐城人宽容善良的胸怀。
文
桐城是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故乡。清朝初年编纂的《龙眠古文》,充分展示了桐城文风之盛。继之而起的桐城派,崛起于康熙年间,绵延二百余年,归聚作家1200余人,从此天下文章尽出桐城。
李克强总理启蒙老师李诚先生,就是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总理曾专程来桐城市考察文化事业,在北京会见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馆馆员时还谦虚地说:“我是安徽人,受了点桐城派的影响。”
百年名校桐城中学,由清末著名教育家吴汝纶创办,倡导学以中西,教书育人,勉成国器。校园内的半山阁,被古建专家罗哲文称誉为“凝固的音乐”。还有桐城派集大成者姚鼐所植的银杏树,依然繁茂浓郁。
雄伟肃穆、古朴典雅的文庙建筑群,曾是多少桐城先贤和文人士子心中的圣土,精巧的泮桥、堂皇的大成殿曾走过无数硕学通儒虔诚的身影。
桐城文化滋养下的陈先发,是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充盈着哲思,诗集《九章》荣获鲁迅文学奖。他说:“我写过向桐城派祖先致敬的诗歌,400行,名字就叫《姚鼐》。”
街
从龙眠河畔穿过东作门,就是桐城文化精华区域北大街,这里有明代县衙、商务印书馆以及左光斗、方以智、姚莹等名人故居。每走几步路,你就能穿越数百年时光,邂逅不同时期的历史。
东大街和南大街票号林立,留下古老平滑的麻条石和鳞次栉比的店铺。老街、古屋、弄堂、人家,仿佛向世人诉说着遥远岁月里的繁华和人间的变幻沧桑。
孔城老街曾是商贾云集之地。豪门深宅、祠堂书院、叠瓦连墙,仿佛在演绎古老的乐章、诉说厚重的历史。
练潭河、菜子湖与长江相通,练潭老街因水而兴,成为桐城东南名镇。遥想当年,舟楫往来,商贾云集,好不繁华。练潭秋月,也成为桐城古八景之一。如今,练潭村已是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国传统村落。
食
每当穿过六尺巷,总能闻到桐城丰糕的香气,禁不住驻足,捎上一块。丰糕,那份暖暖糯糯,那份松软熨帖,不仅寄托着桐城人的乡思,现在已成为外地游客返程时的标配了。
孔城米饺是以精细糯米为原料,包上肉(青菜、豆沙)馅,上笼蒸熟。食用时,浇上少许熟猪油。不粘筷子不巴嘴,绵而不腻,香软可口。
桐城的大关水碗,其实早已名声在外。在高铁兴建之前,就已布局整个合安线,在合肥、安庆、桐城等地开设多家分店。这款传统名菜,取材禽畜水产、山珍园疏,盛以精美容具,鲜滑柔嫩,不油不腻,老少咸宜。
桐城水芹是安徽省地方传统名优特产,以城郊泗水桥为最佳,茎白、翠嫩、味美、爽口,回味甘甜,食之难忘,有明目、清心、降低血压、血糖、血脂作用。
饮
桐城美食极多,诸如山粉圆子烧肉、鸡汤泡炒米、蒿子粑、青草干泥鳅、大塘粉丝、黄栗豆腐等等。若来桐城,美食必不辜负你的舌尖。用完餐,当然要美美地捧上一杯桐城小花了。
桐城小花为历史名茶,创制于明代,产于桐城市西北部龙眠山、挂车山。因其色翠汤清、兰香甜韵,被列入“国礼徽茶”系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如果你身边有桐城人,如果你不经意地咨询,他一定会慷慨地与你共饮,一定会畅谈起桐城文化。
有茶有酒,才有故事。桐城老酒,秉持桐城人立身行己之道,始终不忘初心,坚守传统手工酿酒技艺,坚持100%纯粮固态酿造,酒质醇美,令人难忘。不过,好诗贵在言浅意远,好酒也应浅尝辄止、切勿贪杯哦。
曲
桐城亦是黄梅戏的故乡,罗家岭纯朴乡情和优美山歌滋养了一代大师严凤英,为其清新、真挚、优美的表演风格奠定了基础。毛泽东说:“严凤英是个出色的演员,她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国人人皆知的故事。”改革开放以后,在家乡桐城,人们在文庙为她专设陈列馆。
桐城歌由山歌、民谣、小调组成,来自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融词、曲、表演为一体。桐城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对黄梅戏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桐城活跃着不少优秀传承人。
如果你去桐城,一定要逛一逛龙眠河上的廊桥,听一听黄梅戏迷们优美的唱腔、娴熟的二胡演奏,再品一品桐城的经典剧目《胭脂湖》《桐城六尺巷》《惊天一兰》。河水潺潺,黄梅悠悠,笑语盈盈,令你顿觉气朗神清。
行
桐城因位于大别山东南麓,成为南北通行的要道。湖广之地进京,必经过陶冲驿、桐城县城、吕亭驿再北上,南下亦然,因此古称“七省通衢”。
桐城北距省会合肥98公里,南至安庆市68公里。206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合安高铁等四大交通动脉纵贯全境。桐城东、桐城南两个高铁站,更是方便了国内外旅客在桐城全域旅游。
那么,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坐上高铁出发吧!在桐城的山水街巷中,呆上二三日:
看看山水,取悦下眼睛
听听黄梅,舒适下耳朵
品品美食,清爽下肠胃
聊聊往事,做回历史的主人
告别都市喧嚣,
重返宁静悠远,
必让你明心见性、清新归去
更好地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