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怕宝玉一旦纳了她之后“真正的原因王夫人不肯说,但袭人自己心里明白,到底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以至于令王夫人和袭人彼此心照不宣却各自难以启齿呢。宝玉不娶妻照样可以先纳妾。宝玉连正妻都没娶呢,薛姨妈不就是给香菱开了脸、正大光明地放在薛蟠。贾琏还眼馋得不得了“大家不要以为凤姐只是赌气讲了一句”将来也是可以由宝玉‘转手送人’的,王夫人还当着黛玉、凤姐以及薛家母女的面”
那么,既然王夫人如此看重袭人,为何不直接把袭人转正了呢?难道真如她提供的理由:“是怕宝玉一旦纳了她之后,就不听她劝了?”
其实,那不过是个借口而已。真正的原因王夫人不肯说,也说不出口,但袭人自己心里明白。尽管明白,却也不好直接有什么异议,因为她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只能努力表现,争取机会。
那么,到底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以至于令王夫人和袭人彼此心照不宣却各自难以启齿呢?实际上,凤姐也把这内因看透了,只是同样不好明说而已。
1:宝玉不娶妻照样可以先纳妾
有些红迷们可能认为,宝玉连正妻都没娶呢,怎么可以先纳妾?实际上,纳妾和娶妻是两码事,互不妨碍。因为‘妾’本身就属于‘物质和财产’,不属于“家人”。
也就是说,像姬妾这种身份的女子,跟家里的牛羊猪狗差不多,是可以‘转手送人’的。而且,不必征得本人的同意,男人对她有着绝对的“处置权”。
妻子就不一样了,妻子的身份在家族当中举足轻重,是家里的一分子,就算夫妻不和想休妻,也必须有正当的理由,并给族人和娘家人一个合理的解释。比如犯了“七出之条”等等。
所以,即便不娶妻,也不妨碍纳妾。薛蟠就是一个例子。在没娶夏金桂之前,薛姨妈不就是给香菱开了脸、正大光明地放在薛蟠“屋里”了吗?贾琏还眼馋得不得了,说“好整齐模样,如今开了脸,越发出挑了。倒是便宜了那薛大傻子。”
凤姐便趁机试探,“你若爱她,拿平儿换她如何?”大家不要以为凤姐只是赌气讲了一句“不靠谱”的玩笑话,假如凤姐同意,薛蟠和贾琏也同意,这种方案是完全可行的,在当时的制度下,合理又合法。
我铺垫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便把袭人正式收在房里,将来也是可以由宝玉‘转手送人’的,完全不必担心将来会“粘在手上”无法开脱。尽管如此,可王夫人还是不肯给袭人一个哪怕是——“暂时的名分”。
并且,王夫人还当着黛玉、凤姐以及薛家母女的面,给出了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理由。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原文,看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第三十六回)
当时的背景是,凤姐来向王夫人汇报工作,而黛玉和薛家母女正在王夫人这里吃西瓜。在此期间,王夫人每问凤姐一个问题,都是沉吟半日,显得非常谨慎,看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原文如下:
半日,王夫人又问:“老太太屋里几个一两的?”凤姐道:“八个。如今只有七个,那一个是袭人。”
王夫人道:“这就是了。你宝兄弟也并没有一两的丫头,袭人还算是老太太房里的人。”凤姐笑道:“袭人原是老太太的人,不过给了宝兄弟使。她这一两银子还在老太太的丫头分例上领。”
顺便提一句,贾母房里有八个高薪丫头,月薪都是一两银子,这是荣国府里的最高配置了。像王夫人这种,身边也只有四个丫头可配领一两银子,如“金钏玉钏,彩云彩霞。”继续看原文:
王夫人想了半日,向凤姐儿道:“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老太太使,补袭人,把袭人的一分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
很耐人寻味,王夫人说话,总是“半日半日地想,半日半日的问”,如此一来,倒更显庄重威仪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贵人言语迟?”
王夫人告诉凤姐,明儿再挑一个好的给老太太使,把袭人从贾母那里“销户”,她的工资由自己给她开,也不必动“官中”的钱。也就是说,袭人领工资,不需要通过正当渠道了,也不用找会计结账,更不用动公司里的公款,而是被“老板”私人雇佣了。
这其实是很可怕的,袭人的前途命运相当于完全掌控在王夫人一个人手里了,从此以后,对袭人的杀伐决断,完全由王夫人个人说了算。
这等于是在逼迫袭人孤注一掷,听命于她。王夫人随时可以把袭人开除,不必申请老太太批准,也无需经过宝玉同意,至于凤姐这里就更不必提了。
袭人不知其中风险,居然还乐颠颠地向宝玉显摆呢:“从今以后,我就是太太的人了,凡事连老太太也不必回,只回明了太太即可。”得到了袭人的‘绝对控制权’之后,王夫人开始实施她的计划。
2:诱饵与胁迫,让袭人再无退路
王夫人给大家制造的假象是:她之所以抬举袭人,完全是出于对袭人行事作风的认可与欣赏。不仅踏实稳重,办事妥帖。而且还能督促宝玉读书上进。这孩子浑身上下充满了正能量,怎怨得我喜欢她?我是发自内心地希望她能长久服侍宝玉“一辈子”呢。大家可以将我的意思转达给袭人——让她听罢之后,能更加尽心效力、再无杂念。
然而,这番话隐藏的意思却是:至于以后能不能转正嘛,那可就要看她个人的表现了,反正我是对她期望很高的,并且是“真心”想要提拔她。接下来我们继续回顾王夫人当时的那场作秀和表演:
王夫人含泪说道:“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她长长远远地服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
凤姐道:“既这么样,就开了脸,明放她在屋里岂不好?”王夫人道:“那就不好了,一则都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三则那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纵有放纵的事,倒能听她的劝,如今作了跟前人,那袭人该劝的也不敢十分劝了。如今且浑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
无论王夫人的理由有多么合理充分,但终究逃不过一个事实真相:那就是,她给了袭人两三年的“考察期”和试用期。
如果在这两三年里,她能为自己提供有用的价值信息,发挥“作用”最终促成“金玉良缘”,那么,这就算考核期结束了,她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转成“正式姨娘”。
反过来说,如果这期间她胆敢“顾念旧主,首鼠两端”,并且,还想在背地里耍小聪明搞小动作,甚至做双面间谍,那就对不起了,我随时让你卷铺盖走人!目前我是唯一一个可以全盘操控你命运的人。
所以,对于袭人而言“姨娘之位”就是诱饵,相当于那块“拴在狗头杆子前端的肉”,让你每日看得见也闻得着,却始终吃不到嘴里。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交易,王夫人开出了筹码,但却并不会一次性付清。为我办事之前先付你一半的筹码,等事成之后,才付给你剩余的一半。
所谓的‘事成之后’,就是不遗余力地促成金玉良缘,想方设法阻碍“宝黛恋”,同时给宝钗制造机会、提供方便。等“金玉良缘”落成,我会把我之前承诺的兑现,也就是付清你的另一半酬劳——给你转正。
然而,“金玉良缘”落成之后,袭人就没有了“以后”,也不知是王夫人蓄意推诿、拒不认账了,还是宝玉发现了袭人的“间谍身份后”主动把她开除了,原著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不得而知,续写的又不足为凭。总之,袭人是嫁给了蒋玉函,而非宝玉。
当然,袭人也明白王夫人最初为何不给她名分,就是在“考察”她呢。她以为只要她拼尽全力就能得到她最想要的,不料,造化弄人,最终却是这种‘黑狗血’的结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