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谈论了《尚书》《山海经》《楚辞》《左传》《战国策》《论语》《孟子》《庄子》《老子》《荀子》《韩非子》《穆天子传》等先秦时期重要文学著作的写法和内容。先秦时代是车未同轨、书未同文的人类文明初开时,《先秦诗文史》是学者扬之水在先秦文学史领域的代表性著作,基于对先秦文本、先秦日常史和文学家经历的了解和解析,以不断回溯原文的方式讲解人类文明初开、车未同轨书未同文的先秦时代的文学脉络。
5月5日,扬之水与作家、学者止庵,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博士廉萍一同做客书店(五道口店),共同谈论了《尚书》《山海经》《楚辞》《左传》《战国策》《论语》《孟子》《庄子》《老子》《荀子》《韩非子》《穆天子传》等先秦时期重要文学著作的写法和内容。
5月5日,扬之水(中)、止庵(右)、廉萍在“中国文学诞生的前夜”活动现场。
先秦时代是车未同轨、书未同文的人类文明初开时,也是中国文学诞生的前夜。《先秦诗文史》是学者扬之水在先秦文学史领域的代表性著作,该书距首次出版已有二十年,基于对先秦文本、先秦日常史和文学家经历的了解和解析,以不断回溯原文的方式讲解人类文明初开、车未同轨书未同文的先秦时代的文学脉络。
先秦时代被视为是中国文学诞生的前夜
中国文字的历史,目前可以确切追溯到商代的甲骨卜辞。殷商的甲骨卜辞,是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最早的记录语言的文辞。卜辞是王室占卜的文字,受内容局限,词句很固定,格式很刻板,记事极简略,字数多不长,它是语言的简化。由简化的记事发展到精炼的记述事象,有了本是卜筮之书的《易经》。到了《尚书》,便已经是有独立之文体的记言亦兼记事之文。扬之水曾提到,先秦之文,是由史中发达起来。从现存的先秦载籍来看,诗与文是并行发展的。
宁夏固原北魏墓出土漆棺画,舜以孝子形象出现在这里(《先秦诗文史》内页插图)。
在活动现场,止庵从西方文学的源起引入,他指出,西方文学有三个主要的源头,分别是小说、诗歌和戏剧,而中国文学并非如此,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学”的概念在先秦的时代并不存在。在止庵看来,扬之水的《先秦诗文史》一书用“诗文”来替代就显得既高明又准确,在中国,文学的概念诞生得很晚,因此,先秦时代也被视为是中国文学诞生的前夜。
《先秦诗文史》,扬之水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3月版。
扬之水曾经写过《诗经别裁》,止庵认为,这本书与《先秦诗文史》一样,有着非常独特的认识,反映的是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人生状态、心理状态,“她特别在意的是当时的人是怎么样生活的?比如《诗经》里的‘左旋右抽’(《诗经郑风·清人》),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她想要回答的不是这句话的解释,而是当时的人是什么状态。”庄子和孟子是同时代的人,为什么庄子从来不提孟子?孟子也从来不提庄子呢?老子和庄子到底谁在先,谁在后呢?止庵说,如果分不清这些事情,就不要研究先秦诗文。
“《颂》是天下的感觉,《风》是个人的感觉”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在大学学习《诗经》的时候,廉萍最先学到的是“十五国风”。但在扬之水的书中,最先讲到的却是“颂”。扬之水在书中提到,以内容论,《风》多写个人,《雅》《颂》多关国事;《风》更多的是追求理想的人生,《雅》《颂》则重在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即前者是书写情意,后者是讲道理。书写情意固然最易引起人心之感动,而道理讲得好,清朗透彻的智思,同样感发志意,令人怡情。
安徽马鞍山三国吴朱然墓出土的漆盘,盘中心彩绘季札挂剑徐君冢树的故事(《先秦诗文史》内页插图)。
为什么会把《颂》放在前面呢?止庵表示,在过去,针对《诗经》本身的研究并没有认为其中的哪个部分最为重要。但进入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大家有一个看法,就是认为《风》是劳动人民的作品,来自于民间采风,而《颂》描写的是贵族。所以将《风》放在前面,然后是《小雅》《大雅》,最后是《颂》,大致是这样一个排列。这种说法现在已经不太时兴了,只是观念依然存在。止庵指出,他并不认为《风》和《颂》之分,只是它们的侧重点确实有不同,《颂》是比较宏观的,而《风》更加具体。与此同时,将《颂》放在最前面,也是作者本身个性的一种体现。
在这里,扬之水补充说:“《颂》是天下的感觉,《风》是个人的感觉。”在书中,扬之水提到,《诗经》中诗的创作时代,已经无法一一考订,但仍可有一个粗略的划分,即《周颂》在先,《大雅》次之,《小雅》又次之,《风》则最后。当然各部之间也还有交叉有重叠。扬之水认为,《雅》和《颂》都可以说是旋律载负着思想和历史。《大雅》三十一,篇篇与政事相关。记史,记祀,征战,讽谏献替,西周从兴盛到衰微,《大雅》传达着三百三十年雨阔烟深中诗所肩负着的“我民”之“视”,“我民”之“听”。这是“载道”的文学,是孔子所钦慕的“郁郁乎文哉”的文学。
中国叙事文学的第一个里程碑,便完成在《左传》的创造中
那么,如何比较《论语》《孟子》和《荀子》呢?廉萍以大家比较熟悉的《荀子·劝学》为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正如扬之水在书中所说的那样,句式整饬,辞义宣畅,又以博喻为文敷彩,读来铿锵上口,说它是上古文章中的“骈骊体”或者不错。修辞之一丝不苟,亦足见精心结撰之经营。不过它乃以铺陈之比力胜,而乏纵横为文之才情。《论语》多短章而总是气韵生动,《孟子》多长章而每有意趣,《荀子》在中心议题之下结构文辞,努力于图案式的整齐……但重重叠叠间却终少奇致,《论语》式的气韵,《孟子》式的意趣,皆所不及也。
子路问津,事见《论语·微子》(《先秦诗文史》内页插图)。
廉萍颇为认同扬之水的这段评述,在她看来,《论语》中有很多口语化的东西,所以气韵生动。而《荀子》整整齐齐、规规矩矩,但是少一点特别出彩的东西——因为太整齐了。在这之后,廉萍认为还可以加上缺少《庄子》的奇幻。这让廉萍联想到高中时期写议论文,动不动就是三四个排比名句,即便写得再好,也写不到《孟子》的境界,写不到《论语》气韵生动的境界。
在《先秦诗文史》一书中,扬之水不仅提到了诸子百家和诗的部分,其实还有史的部分。在活动现场,止庵表示,在先秦诸多作品中,自己最为印象深刻的一本是《左传》,这归功于《左传》说实话,而且写得非常圆满,“写得太好了。”止庵说,对比《左传》和《国语》二书,可以说是自己当年学习的一个捷径:同时讲一件事,一本书讲得非常充沛,而另一本却讲得很啰嗦。而在《先秦诗文史》中,扬之水认为,中国叙事文学的第一个里程碑,便完成在《左传》的创造中。
狩猎纹镜(《先秦诗文史》内页插图)。
记者/何安安
编辑/张婷
校对/赵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