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鹰击系列反舰导弹发展史

网编 286 0
我国以引进前苏联544型反舰导弹(即"冥河"式反舰导弹)为基础,第一代为"上游"系列反舰导弹和鹰击-6反舰导弹,鹰击-6空舰导弹。中国海、空军先后提出为轰-5、轰-6轰炸机装备导弹武器以增强突防能力的设想,确定将轰-6甲改为空舰导弹载机,方案是在轰-6机翼下挂载两枚鹰击-6导弹,而不是上游1号和海鹰导弹初期的圆锥扫描雷达,我国空军的轰-6丁型轰炸机可以在敌方水面舰艇防空圈以外投射鹰击-6型导弹。

反舰导弹是指从舰艇、岸上或飞机上发射,攻击水面舰船的导弹。常采用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动力装置,采用自主式制导、自控飞行,当导弹进入目标区,导引头自动搜索、捕捉和攻击目标。反舰导弹多次用于现代战争,在现代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反舰导弹发展到近代,已经可以从多种型态的载具上使用,包括从各类飞行器上发射的空射型,由地面发射的陆射型,由水面舰艇使用的舰射型以及自潜艇发射的潜射型。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至今,我国以引进前苏联544型反舰导弹(即"冥河"式反舰导弹)为基础,结合自主技术创新,共发展了"上游","海鹰"以及"鹰击"三个系列数十种各式反舰导弹,按照最初的编号规则,这三个名称分别用来称呼舰载反舰导弹,岸基反舰导弹和空射反舰导弹三个类别,但随着反舰导弹的一弹多型化,上述规则逐渐变得混乱,比如本来作为岸舰型发展的海鹰系列反舰导弹,最终取代上游系列而成为一个时期内我国反舰导弹的主力型号,而出现更晚的鹰击系列,则因为其采用技术更新,通用化更强,最终取代了上游和海鹰两个系列的反舰导弹,使得后期我国反舰导弹序列中"鹰击"系列一枝独秀,最终几乎成为中国反舰导弹的"名片"。

总体来讲,中国的反舰导弹的发展可分为四代,第一代为"上游"系列反舰导弹和鹰击-6反舰导弹,第二代是鹰击-81和鹰击-82系列反舰导弹,第三代是鹰击-62、鹰击-83、鹰击-91和鹰击-9系列反舰导弹,第四代是鹰击-12和鹰击-18反舰导弹。目前解放军现役的反舰导弹主要集中在第三代和第四代。

一、第一代:鹰击-6空舰导弹

鹰击-6(C-601)空舰导弹是由海鹰-2派生而来的。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海、空军先后提出为轰-5、轰-6轰炸机装备导弹武器以增强突防能力的设想。但随后几年由于政治动荡,研制工作被迫停滞。直到1977年4月,三机部、四机部、五机部、八机总局和海军联合审定了空舰导弹系统方案,确定将轰-6甲改为空舰导弹载机,将导弹正式命名为鹰击6号舰空导弹,同时在轰-6甲型基础上改装轰-6丁载机,方案是在轰-6机翼下挂载两枚鹰击-6导弹。1982年6月19日,鹰击-6号试射成功,随即宣告正式服役,并迅速批量装备部队。1983年7月,方案进行了改动,为鹰击-6加装了惯导装置,进一步提高了火控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鹰击-6号上技术进步最大的当属其导航/末制导系统,其末制导雷达采用了新型的单脉冲体制末制导雷达,而不是上游1号和海鹰导弹初期的圆锥扫描雷达。鹰击-6号的成功研制,使得我军的打击半径向外延伸了百余公里,而更重要的是,由于鹰击-6的长射程,我国空军的轰-6丁型轰炸机可以在敌方水面舰艇防空圈以外投射鹰击-6型导弹,从而保证了载机的基本安全,由此可见,这一系统的服役,使得我国空军从此具备了行之有效的对海打击能力。

二、第二代:鹰击-81和鹰击-82系列反舰导弹

鹰击-8系列导弹是中国第一种摆脱前苏联"冥河"导弹设计思路,独立设计的亚音速反舰导弹。1977年9月,正式批准了新型小型反舰导弹的研制方案,命名为"鹰击-8号",寓意赶上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1978年,首枚鹰击-8试制成功,次年首发飞行试验成功。

1984年国庆阅兵式上,鹰击-8基本型横空出世,对中国反舰导弹的认识还局限于"上游""海鹰"的外国武官看到鹰击-8之后不禁惊呼为"中国飞鱼"。此时鹰击-8的研制工作还在进行,1985年9月,改装后的24型导弹艇发射6枚鹰击-8,全部命中,标志着鹰击-8号研制成功,可以装备部队。鹰击-8基本型的射程为40km,和"飞鱼"基本型MM38接近,弹翼同样是不可折叠的,仅装备在033G导弹试验潜艇和053H2型导弹护卫舰上。后续随着应用领域的不同,又先后改进研制出鹰击-81、鹰击-82等一导弹,其外贸型号均为C801,该系列主要型号及其特点如下:

1、鹰击-8(舰对舰型)

鹰击-8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高音速、超低空掠海飞行的多用途反舰导弹,于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1979年,该导弹首发飞行试验成功。它可以多联装载在各种类型的驱逐舰、护卫舰、常规潜艇、快艇上,也能装在轰炸机、强击机上从空中发射。主要用于攻击护卫舰、驱逐舰等中型以上水面舰艇,一枚命中即可重创或摧毁目标,也能打击快艇一类的小型水面舰艇。

2、鹰击-81(空舰型)

鹰击-81与歼轰-7战斗轰炸机配套,由弹体、固体火箭主发动机、末制导雷达、战斗部等组成。战斗部重165公斤,平飞高度20-30米,平飞速度0.9马赫。与鹰击-8相比,去掉了助推器,采用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4片前缘后掠的切梢三角形大弹翼位于弹体中部,4片前缘后掠的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位于弹体尾部,弹翼和舵面呈X形配置,位于同一平面,弹体下部装有流线型腹鳍。导弹不带助推器,导弹发射后,主发动机点火工作,导弹迅速降低高度后转入掠海平飞,直至攻击目标。

图表 1 鹰击-81(空舰型)

中国双体导弹攻击艇_红星级导弹艇_红星级导弹艇

3、鹰击-82(潜舰型)

该型与039型常规柴电潜艇配套,同采用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整体构造与鹰击-81类似。飞行速度0.9马赫。与基本型鹰击-8相比,增加了潜航运载器,并采用了与UGM-84相同的干式出水发射技术。

图表2 鹰击-82(潜艇型)

红星级导弹艇_中国双体导弹攻击艇_红星级导弹艇

4、鹰击-8A(增强型)

鹰击-8A是鹰击-8的增强型,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弹翼可折叠,助推器尾翼可折叠,在体积重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射程增加至70公里,是鹰击-8系列中第一种大量装备的舰对舰型号,与鹰击-8相比鹰击-8A的导弹发射箱也明显发生了变化,去掉了加强筋,外形看较老式发射箱简洁。鹰击-8A装备了大量中国水面舰艇,包括旅沪级驱逐舰(052型);旅大级改进型驱逐舰(051G型);江卫I级护卫舰(型);江湖III级护卫舰(053H2型)的536、537舰;红箭级导弹艇(037II型);红星级护卫艇(037IG型)等等。

三、第三代:鹰击-62、鹰击-83、鹰击-91和鹰击-9系列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导弹射程不断增长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又陆续研制出了鹰击-62、鹰击-83、鹰击-91和鹰击-9等更先进的反舰导弹。大型水面舰艇和潜艇装备的鹰击-83导弹射程达到200千米左右,鹰击-62导弹射程达到450至550千米,其改进型射程达到空前的600至650千米。

1、鹰击-62

九十年代末,我军开始了由本土防御型军队向攻防兼备型军队的全面转型,新的战术思想急切呼唤着一款300-400公里以上射程的远程反舰导弹的到来。鹰击-62在设计中引入新型远程巡航导弹的相关技术和设计思想,最终使得新型通用反舰导弹的基本结构产生了相当的改变,因此鹰击-62虽然同属鹰击-6系列大的范畴,但技术档次远远超越原有装备,开创了我国中远程反舰导弹的新纪元。鹰击62反舰导弹属于高亚音速范畴,其飞行速度约为0.6-0.8马赫,最小射程达到40-60公里。鹰击-62采用了惯性导航系统,并通过GPS系统进行修正,在飞行末段,使用主动雷达导引头正常巡航高度为30米,末段巡航高度降低到7-10米。由于它采用了涡喷发动机,最大射程可达到280千米,战斗部重量为300千克。鹰击62独特的气动布局使得其可以在3-5米的浪尖高度维持数百公里的长距离稳定飞行,改进的数字化弹载飞控系统使得其可以在整个攻击弹道中进行多次机动飞行,进而极大的增加了突防成功的概率。

2004年鹰击-62于兰州级驱逐舰上装备,2006年珠海航展正式公开展示,现外销巴基斯坦和缅甸,具有射程远、命中精度高、突防能力强、毁伤威力大、使用灵活、生存能力强等特点。可装载于机动车辆或水面舰船,具有初段越障和航路规划功能,用于打击敌大、中型水面舰艇及编队。C-602是其出口型号。

图表3 鹰击-62

红星级导弹艇_中国双体导弹攻击艇_红星级导弹艇

2、鹰击-83

鹰击83型(西方国家称为C-803型)反舰巡航导弹,是一种低超音速掠海反舰导弹,被称为"海上屠夫"。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峡对岸采用美国技术研制了"雄风"2与"雄风"3反舰导弹,前者采用耗油量低的微型蜗轮喷气式弹用发动机和雷达/红外双模制导技术,完全压倒了鹰击8系列;后者则直接"拷贝"了美沃特.宇航公司(LTV)早年的小体积冲压实验弹(ALVRJ)相关技术,仿制出所谓"擎天"综合火箭/冲压发动机,号称该弹射速M2、射程160公里。于是在上世纪的九二年,坊间所谓的"争气弹"的鹰击-83被火速纳入正式研制计划中。1998年10月,鹰击83首次实现反舰导弹系统指示目标,取得大射程导弹直接命中靶船的战果,在研定结合的过程中取得了6发5中的辉煌,并且还在1999年参加了国庆50周年盛大阅兵式。

鹰击-83导弹具有很强的实战威力,舰载型最大射程为150公里,机载型的射程达到250公里。导弹采用了高亚音速巡航、超音速末段俯冲攻击的作战模式,助推器先将导弹加速到高亚音速后由涡喷发动机点火推进,此时助推器脱离弹体。当末段攻击程序启动后,二级火箭发动机点火,涡喷发动机脱离,导弹进入俯冲飞行状态,此时的导弹将在离目标20-30公里处达到1.3-1.5马赫的低超音速。

作为引进俄制"红宝石"和鹰击-12A服役前的过渡品种,鹰击83的意义在于短期内可有效提升海军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尤其是其潜射型将对在台湾海峡游荡的美航母舰队构成相当的威胁。歼轰-7和轰-6可在翼下携带4枚鹰击-83,另在驱逐舰上051B、052、052B、051C和护卫舰上054、054A、部分053H3导弹护卫舰及导弹艇022都可以发射鹰击-83。

图表4 鹰击-83

中国双体导弹攻击艇_红星级导弹艇_红星级导弹艇

3、鹰击-91

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俄罗斯手中购买了数量不详的KH-31P反辐射导弹,该型导弹是苏联研制的第四代反辐射导弹(国际上应为第三代),也是苏联防空压制理论的"最后杰作"。2007年,我国结合自身在微电子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改进KH-31P导弹,研制成功鹰击91反辐射导弹,同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反舰型鹰击91。

鹰击-91被外界称为专为宙斯盾系统"量身定制"的克星,其分为反辐射和反舰两个型号,头部结构随导弹型号不同而异。反辐射型头部装有被动雷达导引头和杀伤爆破战斗部,反舰型头部装有主动雷达导引头和半穿甲战斗部。综合各方信息推测,鹰击-91长4.7米,弹径360毫米,弹重0.6吨,战斗部重90公斤,最大射程50公里,最小射程5公里。鹰击-91反辐射导弹在飞行速度和杀伤力方面优于美国现役的百舌鸟、哈姆等高速反辐射导弹,能有效地攻击诸如美国提康德罗加级、伯克级大型水面舰艇使用的AN/SPY-1宙斯盾相控阵制导雷达。在2010年珠海航展上,鹰击91导弹模型作为歼10机载武器与歼10一同亮相,成为航展上的一大亮点。从展出的鹰击91导弹模型来看,该导弹延续了KH-31P的气动布局,导弹尺寸也与KH-31P基本相同,长在4.7-5.2米之间,弹径约为360毫米,弹重600千克,最大射程超过110千米。

2012年8月,"辽宁"号航空母舰甲板上出现了鹰击91和鹰击83K反舰导弹的模型,导弹模型的出现意味着歼15可以使用上述两种导弹攻击敌水面舰艇,若同时使用鹰击91和鹰击83K反舰导弹,两种导弹亚超结合、主动/被动结合,提高打击水面舰艇的效果,即使装备"宙斯盾"防空系统的战舰也将面临严峻考验。

图表5 鹰击-91

红星级导弹艇_红星级导弹艇_中国双体导弹攻击艇

4、鹰击-9

鹰击-9型为轻型反舰导弹,与C-701/天龙10等出口型号类似,是一种轻型的直升机发射的空舰导弹。鹰击-9是解放军的自用型号,类似于俄罗斯的KH-25,美国空军的AGM-65小牛和美军海军的AGM-119企鹅空舰导弹,主要用于舰载直升机挂载,执行近距离反舰任务,打击导弹快艇等小型水面目标。

鹰击-9导弹的载机为国产直-9D反舰型直升机,在机身两侧的挂架下面可挂载2-4枚。目前中国已将鹰击-9导弹系统出口到巴基斯坦等国。导弹使用雷达自控及电视捕控指令制导方式,弹长2.5米,翼展0.58米,弹重100千克,射程30公里,是打击海上小目标的利器。

图表6 鹰击-9

中国双体导弹攻击艇_红星级导弹艇_红星级导弹艇

四、第四代:鹰击-12与鹰击-18

第四代反舰导弹中,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具备高速度、高机动能力和大射程特点,将作为我国空基反舰导弹的核心力量,搭配某型远程空射反舰巡航导弹,成为新一代中国反舰先锋。鹰击-18主要代替鹰击-83系列,采用"亚超结合"方式,具有极强的突防能力和射程优势,将成为我国海基反舰导弹和岸基反舰导弹的核心力量。

1、鹰击-12

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是中国发展的第四代反舰导弹,其研制参照俄罗斯的3M80E(北约代号SS-N-22"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鹰击-12反舰导弹采用了中国最先进的四进气口一体式冲压喷气,分别均匀对称布置在弹体周边;弹翼采用可折叠式X布局,弹头采用略尖的抛物线气动外形。

鹰击-12采用GPS+"北斗"联合卫星制导+末端宽频主动雷达系统,具有极高的命中精度。这种导弹发射后先爬升到一定高度的高空,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己方预警雷达的第一次目标参数确认,制导系统将参数发送给飞行控制系统后,导弹开始下降飞行高度进入低空巡航状态静默飞行,速度为1.5马赫,高度12-15米。鹰击-12反舰导弹重量在2-2.5吨之间,末端突防速度可达4.0马赫,射程大约在150-250公里。鹰击-12如果集中进行"饱和攻击",破坏力将更加惊人。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研制出鹰击-12,并将一小批投入军队服役,此后再无消息。对于鹰击-12载机的选择,鹰击-12可用于海军陆基飞豹JH-7轰炸机,也可装备在舰艇上或地面移动发射器上。最早亮相的是"飞豹"歼击轰炸机。"飞豹"载弹能力强、航程远、其充足的机体空间和较大的外挂能力非常适合改装为重型导弹载机。海空军已经大量装备的苏-30MKK、歼-16、轰-6G/K等机型,也是鹰击-12的理想载机;在作战半径上,这三者要比"飞豹"更大一些,能在更大的范围内遂行反航母和反舰作战任务。

图表7 鹰击-12

红星级导弹艇_中国双体导弹攻击艇_红星级导弹艇

2、鹰击-18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考虑发展亚、超音速结合的反舰导弹,并且对它的总体设计、控制系统、制导系统进行了先期的探索和研究。进入新世纪,随着636-M型潜艇的引进,我国获得的3M-54E亚、超音速反舰导弹,鹰击-18便是以此为原型研制的"亚超结合"反舰导弹。

鹰击18导弹的弹长超过8米,弹重超过2吨,是不折不扣的重型反舰导弹,其杀伤力巨大,尽管战斗部重量只有160公斤,但因为其3倍音速的动能,一枚导弹就可重创排水量5000吨以上的驱逐舰。鹰击-18采用亚音速-超音速结合的弹道,巡航段使用涡喷发动机,飞行速度为0.8马赫。在距离目标40公里时,抛掉巡航段的弹体,启动固体火箭发动机,以3马赫的超音速进行末端突防。具有很高突防概率和命中率。

美军发布的中国军力白皮书描述鹰击-18导弹最大射程为290海里(约530多公里)。据航天科工三院透露,鹰击-18弹道飞行至水天线附近时,子母导弹分离,两者的速度和雷达反射面积截然不同,这样会给对防御方雷达的截获、跟踪、锁定和火控系统解算带来一定的困难,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鹰击-18还能够通过实施重力加速度为10G的蛇形转弯和垂直机动,进行大空域复杂弹道突防。

鹰击18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飞行控制和引导技术。该弹是我军新一代通用反舰导弹,导弹为一弹多型,有舰射、潜射和岸基三种型号,同时还发展了潜射和舰射的远程对陆巡航导弹型号。系列化发展的鹰击-18导弹,有助于我国海军统一反舰武器型号,简化后勤标准。目前已装备052D型驱逐舰、09Ⅲ(A/B)攻击核潜艇和055型大型导弹驱逐舰。

图表8 鹰击-18

红星级导弹艇_红星级导弹艇_中国双体导弹攻击艇

标签: #导弹 #水面舰艇 #鹰击-62 #鹰击-18 #鹰击83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