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剑
中原地区使用的剑仍然是各种短剑。中原地区出土的春秋早期短剑以柱脊剑为主。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柱脊剑是整体式短剑;河南光山县天鹅墩黄国墓地出土的柱脊剑形制与上村岭出土的短剑相仿;洛阳中州路出土的柱脊短剑为组装式剑,沂源姑子坪、沂水刘庄子等地的春秋早期墓葬中也出土过若干件柱脊剑“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和北方草原民族使用的短剑里面也有剑脊为圆柱状的”
春秋中前期,中原地区使用的剑仍然是各种短剑。由于当时的战争模式以车战为主,主要武器是戈、戟、矛等长杆武器,因此短剑在战场上没有太大的用处。
【↑↑↑春秋·车马坑↑↑↑】
后李春秋车马坑一号坑,位于山东淄博临淄区后李村。该坑共出土马车10架,其中6架各配有4匹马,其余四架各配2匹马。这10架车中,既有战车,也有辎重车,战车的车轮和车舆略小于辎重车。
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中原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型短剑。这种剑被称为柱脊剑,剑脊为一根细长的圆柱,贯穿整个剑身。
中原地区出土的春秋早期短剑以柱脊剑为主,这些柱脊剑的形制有多种样式。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柱脊剑是整体式短剑,剑茎后有圆盘形剑首;河南光山县天鹅墩黄国墓地出土的柱脊剑形制与上村岭出土的短剑相仿,但装有剑格;洛阳中州路出土的柱脊短剑为组装式剑,剑身宽肥,剑身后铸有短茎。
【↑↑↑春秋早期·柱脊剑↑↑↑】
柱脊剑,出土于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藏于三门峡虢国博物馆。
天鹅墩出土的柱脊剑,剑茎外装有两根木条组成的剑柄。两根木条的横截面均为半圆环形状,合在一起后,成为一个直筒,剑茎位于直筒中心,与两根木条结合紧密。
中州路柱脊剑的装柄方式是以丝麻缠绕短茎,然后将中空的剑柄套在剑茎上。
【↑↑↑春秋早期·柱脊剑↑↑↑】
柱脊剑,1954年出土于河南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春秋早期墓,长28cm,剑鞘和剑柄均为象牙雕成,图中居上者为摆放在一起的剑鞘和剑柄(剑柄位于右侧)。
柱脊剑的总体出土数量不多,除了上述这几件外,沂源姑子坪、沂水刘庄子等地的春秋早期墓葬中也出土过若干件柱脊剑。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和北方草原民族使用的短剑里面也有剑脊为圆柱状的,但这些短剑的形制与中原地区的柱脊剑有明显区别,一般不被纳入狭义的“柱脊剑”范畴。
西周中期以后,中原地区不再使用柳叶型短剑,百越地区 (现在的中国东南地区一带)曾经出土过一些春秋早期的柳叶型短剑,这些短剑与周人所用的柳叶剑形制相似,但较为轻薄,应该是当地居民模仿中原器物形制铸成的。
春秋时期的短剑多数为青铜铸成,也有少量铁制短剑。1957年,甘肃灵台县景家庄春秋早期秦墓出土一件铜柄铁剑,残长37cm,现藏于甘肃礼县博物馆。
【↑↑↑春秋早期·铜柄铁剑↑↑↑】
铜柄铁剑,1957年出土于甘肃灵台县景家庄春秋早期秦墓,摄于国家博物馆(应为借调)。
春秋中前期的短剑多出土于贵族墓葬,总数比较有限,不少短剑装饰华丽,应该是贵族的防身武器。当时的史料中也有一些关于剑的记录,均与各诸侯国的贵族有关。
前595年,楚庄王派遣申舟出使齐国。
由楚至齐,必过宋国国境,按照惯例,申舟需要通知宋国,取得宋国的允许方可过境,但庄王却不许申舟通知宋国。
由于申舟之前曾经得罪过宋国国君,因此他认为如果这样做,宋国人必然会杀死自己。庄王告诉申舟,如果宋国人杀死他,楚国便起兵给他报仇。
申舟将自己的儿子引见给庄王后,启程入宋,为宋人扣留。宋国大夫华元认为如果任由外人入宋,宋国等同亡国,如果杀掉申舟,最坏也不过是被楚国灭掉。宋文公听从华元建议,杀掉了申舟。
申舟死讯传至楚宫时,庄王正在休息。得知申舟为宋人所杀,庄王大怒,挥动着袖子站起身来(成语“投袂而起”即典出此处)跑到宫外,要立刻起兵为申舟复仇。
负责庄王起居的侍从见状连忙追赶庄王,捧着鞋的侍从追上庄王的时候,庄王已经跑到了院子里,而捧着剑的侍从直到寝宫外才追上庄王(成语“剑及履及”即典出此处)。
【↑↑↑雕塑“庄王出征”↑↑↑】
反映楚庄王征战场景的雕塑“庄王出征”,位于武汉东湖风景区。
当年九月,楚军围宋,宋国虽然陷入绝境,但仍然坚持抵抗。庄王见状,遂有退兵之意。申舟的儿子得知消息,前来质问庄王。庄王无言以对,最后采纳申叔时的意见,令士兵在城外屯田,以此表示楚军长期作战的决心。
楚军开始屯田后,宋国上下人心惶惶。最终,宋国向楚国求和,并将华元送到楚国当作人质。
根据现存实物来看,中国早期的青铜剑都是短剑,到了春秋中后期,剑的长度开始变长,出现了一些青铜长剑。
齐灵公的夫人颜姬没有子嗣,灵公便立声姬(颜姬侄女)之子吕光为太子,吕光曾多次代表齐国出席联盟会议,颇有声望。
后来,灵公宠爱戎姬,在戎姬建议下,灵公立子牙(戎姬的姐姐仲姬之子,由戎姬抚养)为太子,吕光被流放。
子牙的师傅名叫高厚,与大夫崔杼素来不合。前554年,灵公病重,崔杼暗中迎回吕光。吕光回到临淄后,诛杀戎姬,灵公闻讯,呕血而死,吕光即位,称庄公,杀子牙。
庄公即位后不久,崔杼杀死高厚,然后吞并了他的家产。
崔杼的妻子东郭姜相貌美丽,与庄公有染,前548年,崔杼杀死来到家中与自己妻子私会的庄公,然后立其弟杵臼为主,即景公。
拥立景公后,崔杼和大夫庆封将所有大臣押到宫中,命令他们向自己宣誓效忠,如有人反对,便用戟勾住他的脖子,剑顶着他的心口,逼迫其屈服。
【↑军事博物馆中展示的青铜戟↑】
景公即位后,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两年后,崔杼家族内讧,庆封趁势攻灭崔氏,崔杼自杀,尸首遭到景公的戮曝。
上述记载中,政变者威胁大臣的手段之一是用剑顶着对方的胸膛(原文为“剑承其心”)。春秋时期的短剑长度普遍较短,通长多在20~30厘米之间,如果使用这种短剑来威胁对方,除了操作起来不太方便之外,威慑力也稍显弱小,因此笔者认为文中的剑应该是较长的剑。
经过长期的融合和发展,中国的青铜剑在春秋晚期到战国初期定型,发展成熟的青铜剑剑身较长,近剑锋处有明显的内收。
【↑↑↑春秋·羊侯永用剑↑↑↑】
羊侯永用剑,甘肃博物馆藏。
这种剑被称为周式剑,周式剑的长度明显长于商代到春秋早期的青铜短剑,通长多在50~60cm之间,最长者可达75cm以上,因此人们习惯称呼这些周式剑为青铜长剑。但需要注意的是,和后世的铁剑相比,周式剑的长度仍然较短,许多被称为“短剑”的铁剑,长度都较典型周式剑为长。
【↑↑↑春秋·蔡昭侯剑↑↑↑】
蔡昭侯剑,1955年出土于安徽寿县蔡昭侯墓,摄于国家博物馆。
周式剑有三种常见类型,本文中简称其为A/B/C类剑。A类剑和B类剑为整体式剑,由吴越地区的两种常见剑型发展变化而来;C类剑为组装式剑,装柄方式与西周时期的柳叶剑类似,一般认为是在柳叶剑的基础上发展出的剑型。
【↑↑↑吴王余祭剑↑↑↑】
此剑为吴王余祭未即位时的佩剑,藏于国家博物馆。
三类剑的基本特点如下:
A类剑:剑首呈圆盘状;剑茎为圆柱状,多数剑的剑茎上铸有两个圆箍,部分剑的剑茎上铸有三个圆箍或者没有圆箍;剑格呈凹形。
【↑↑↑战国·黑漆古圆茎剑↑↑↑】
典型A类剑:黑漆古圆茎剑,藏于苏州博物馆。
B类剑:剑首呈圆形扁环状;剑茎为中空的圆筒,中部内收;剑格呈一字形。
【↑↑↑菱形暗格纹剑↑↑↑】
典型B类剑:菱形暗格纹剑,藏于苏州博物馆。
C类剑:剑身后部为扁平的剑茎,剑身基部有折肩,部分剑的剑茎上有孔。
【↑↑↑战国·“繁阳之金”青铜剑↑↑↑】
典型C类剑:“繁阳之金”青铜剑,长43.1cm,1974年出土于洛阳凯旋中路,该剑出土时附带有象牙鞘,剑茎处伴出一串珍珠,共12颗。
A类剑和B类剑在使用时,需要在剑茎上缠绕丝绳,这种丝绳被称为“缑”;有的剑不缠缑,用两片木片夹住剑柄,这种木片被称为“夹”;另有部分长剑,装柄时会先缠缑,缑外再设夹。
C类剑在装柄时,需要先单独安装剑格,然后在茎外设夹,最后装上剑首。C类剑装夹的方式有两种:如果剑茎上有孔,便用铆钉将夹和剑茎穿接在一起;如果剑茎上没有孔,就用胶将剑茎和夹粘在一起。
C类剑一般安装圆盘剑首和凹形剑格,装柄完成后的外观与A类剑基本一致。
【↑↑↑战国·嵌绿松石饕餮纹剑↑↑↑】
嵌绿松石饕餮纹剑,长62cm,缠缑保存完好,出土于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墓,摄于国家博物馆。
【↑↑↑嵌绿松石饕餮纹剑剑柄特写↑↑↑】
这时期的剑成为步兵的主要武器之一,战国各国军队都装备了大量长剑,其中A类剑的装备数目最多,B类剑次之,C类剑最少。
【↑↑↑自上而下:B类剑、A类剑、C类剑↑↑↑】
考工记“桃氏为剑”一章中说,(周式剑)剑身长度为30~50cm,最宽处的宽度为5cm;剑茎的横截面周长为5cm,长度为10cm;剑首的直径为3.3cm。这个记载与部分出土实物大体一致,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春秋晚期到战国初期,铁剑的数量仍然比较稀少。
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战国早期韩国墓葬出土了一把铁剑,金首金格,残长38.7cm。
【↑↑↑陕县后川金柄铁剑↑↑↑】
金柄铁剑,1957年出土于陕县后川,摄于国家博物馆。
【↑陕县后川出土铁剑剑首特写↑】
1976年,长沙杨家山65号春秋晚期楚墓出土短剑一把,长38.4cm,宽2~2.6cm,为春秋晚期产物。该剑为块炼铁渗碳钢制造,含碳量0.5%左右,金相组织均匀,是现存古代钢剑中制造日期最早的一件。
【↑↑↑杨家山楚墓钢剑↑↑↑】
战国时期,剑是常备武器,典籍中有许多关于剑的记录,出土的青铜器上也不乏士兵使用长剑作战的纹样。
【↑↑↑燕王职青铜剑↑↑↑】
燕王职青铜剑,剑身铭有“郾王职作武业鐯剑”字样。郾即燕,燕王职便是燕昭王,这柄剑名义上由燕昭王监制,应该是燕昭王赐给臣下的剑。此剑出土于陕西洛川严庄村,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燕王职剑铭文↑↑↑】
1935年,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一对水陆攻战纹铜鉴;1965年,成都百花潭中学出土一件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两件铜器上面都铸有一些关于战争的纹样,从纹样上看,当时的弓箭手和长矛手都需要佩剑,而持剑对刺则是士兵进行近距离作战时常用的作战手段。
西周到春秋早期的青铜剑多出土于贵族墓葬,到了战国时期,部分平民墓葬也会随葬青铜剑。
1975年11月,江陵县将台区政府启动龙桥河改道工程,施工开始后不久,工作人员便在河道的断面上发现了大批墓葬。
这批墓葬为东周时期的楚国墓葬,下葬时间多数为战国时期,由于其位置处于雨台村雨台山,因此被称为雨台山楚墓。经过清点,这处墓地由558座墓葬组成,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兵器,其中有172件青铜剑。
出土青铜剑的楚墓中,不少都是单棺墓或者无棺无椁墓,在当时,士大夫的墓葬都会使用椁,由此可见,这些墓葬的主人都是平民或者奴隶。
这些平民和奴隶的墓葬墓穴狭小,部分墓葬的陪葬品仅有一件青铜剑,或者仅有一件青铜剑和一件青铜戈。
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复合铜剑,铸造这种剑的时候,工匠先用含锡量低的青铜铸造好剑脊,然后再将剑脊放到范中,使用含锡量高的青铜浇铸剑刃。
【↑↑↑复合剑(自上而下第三柄)↑↑↑】
图中最靠下的一柄剑为战国时期的复合剑,出土于长沙,图片摄于湖南博物馆。
含锡量高的青铜质地坚硬,颜色偏白;含锡量低的青铜质地坚韧,颜色偏黄。这种采用分铸法制成的复合铜剑,剑脊坚韧不易折断,剑刃坚硬锋利,由于剑脊颜色和剑刃颜色有明显区别,因此也被称为两色剑。
【↑↑↑复合剑结构示意图↑↑↑】
复合剑的剑脊和剑刃分两次铸成,因此两者无法结合紧密,为了防止脱落,复合剑的剑脊外沿会铸成卡笋状。
【↑↑↑复合剑截面放大↑↑↑】
展示于上海博物馆的复合剑片段。
战国时期,中国的冶铁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实用型的铁制武器在小范围内得到了推广。
战国七雄中,楚国和韩国的铁制兵器比较出名。《荀子》中说,“楚国宛钜铁剑,惨如蜂虿”。史记》中记载,秦昭王在和范雎的一次谈话中,曾经不无忧虑的说:楚国铁剑锋利,但娱乐业却不发达,不沉迷歌舞的人一般思虑深远,而拥有利器的人会比常人更加的悍勇,楚国拥利器而思深远,恐怕有一天会图谋吞并秦国的疆域。
韩国堂溪(现驻马店市西平县西南一带)出产铁矿,水质也适于淬炼兵器,韩国宝剑在战国时期名气很大。苏秦曾经说过,韩国的步兵,身披重甲,手持利剑,可以“以一当百”。
现存的战国铁剑大部分产自楚、燕、秦三国,其中又以楚国制造者为最多。
【↑↑↑燕国金柄铁剑↑↑↑】
金柄铁剑,出土于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
战国时期,青铜剑的形制已经发展成熟,铁剑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不可避免的会在形制上借鉴现有的青铜长剑,从出土实物来看,大部分战国铁剑的形制与C类青铜剑相同。
中国人制造青铜武器的主要手段是铸造,而制造钢铁武器的主要手段是锻造。C类剑为组装式剑,剑身的形状较为简单,适合采用锻打的方式制作。由于钢铁比青铜坚韧,因此这些铁剑的形制虽然与C类剑相同,但剑刃普遍更为窄长。
【↑↑↑C型剑:燕王职青铜剑↑↑↑】
燕王职青铜剑,剑身铭有“郾王职作武某旅剑”字样,1997年出土于淄博临淄区龙贯村,藏于临淄齐国历史博物馆。
1965年,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44号墓出土了50多件钢铁兵器,其中有15柄铁剑。这些铁剑里面,有8柄较为完整,长度在69.8~100.4cm之间。
【↑↑↑燕国铁剑↑↑↑】
铁剑,出土于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
1981年,湖南益阳赫山庙战国早期楚墓出土了两柄钢剑,分别长78cm和88cm;河南衡阳楚墓曾经出土过14柄钢剑,最长者140cm;湖北宜昌前坪楚墓出土过一柄铁剑,通长120cm,柄长30cm。
楚国铁剑可以分为三种,一种与C类青铜剑相同;一种为短剑,扁茎斜肩无格,短的30~40cm,长的50~60cm,仅有少量出土;一种为铜柄铁剑,形制与A类青铜剑相同。
有人对燕、秦、楚三国墓葬中出土的武器进行过整理和统计,发现其中的铁剑数量远不如青铜剑多,这说明当时军队的装备还是以青铜剑为主。
战国时期,贵族佩剑之风十分兴盛,为了彰显身份,不少贵族的佩剑都装饰的很华丽。楚辞中有“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的词句,便是对当时这种情况的描述(“陆离”指的就是剑身上华丽的装饰)。
【↑↑↑战国·帛画↑↑↑】
长沙子弹库出土的帛画,上面绘有佩带长剑的人物形象。
当时的不少人的佩剑都比较长。
田单进攻狄城之前,去拜见鲁仲连。鲁认为他攻不下狄城,田单不以为然,认为当年自己可以凭借残兵败将反攻燕国,现在进攻一个小小的狄城,哪有攻不下的道理。说完后,田单不向鲁仲连辞行,直接登车而去。
田单抵达战场后,便开始率军攻城,结果过了三个月,齐军还没有攻破狄城。齐国的儿童见状,编了一首歌谣来嘲笑田单,其中便有“修长的佩剑可以抵到下巴”的语句(原文为“修剑拄颐”)。
田单见状,有些心虚,便再次去拜访鲁仲连。鲁仲连说:反攻燕国时,田单与士兵同甘共苦,还时常激励士兵为国而战,士兵见田单已经抱有必死之心,自然也就会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到了进攻狄城的时候,田单已经是拥有大片采邑的贵族,贪图享乐,便无必死之心,缺乏必死的决心,自然也就无法取胜。
田单闻言,恍然大悟。第二天,田单亲临一线指挥战事,并站在敌军射程之内为军队擂鼓助威,齐军士气大振,狄城遂破。
剑在佩带时需要插在剑鞘里,鞘又称室,通常由两片挖出凹槽的木材合在一起制成,为了加固和防水,木鞘外会缠绕丝绳,丝绳外有髹漆。剑鞘的末端装有保护剑鞘的金属部件,称为摽。
【↑↑↑春秋·菱格纹剑及剑鞘↑↑↑】
春秋菱格纹剑,带有漆鞘,征集于河南南阳市,藏于河南洛阳龙门博物馆。
春秋时期,中国人发明了璏式佩戴法。璏又称剑鼻,安装在剑鞘上面,中间有孔。使用璏式佩带法佩带刀剑时,可以直接以腰带穿过璏孔,将刀剑扎缚在腰间;也可以先用专门的剑带穿过璏孔,再将剑带束在腰间。
【↑↑↑璏式佩戴法示意:荆轲刺秦图↑↑↑】
现代人绘制的荆轲刺秦图,图中秦王佩剑的方式便是璏式佩戴法,如图所示,秦王以腰带直接穿过剑璏,将剑鞘束在腰间。
剑首、剑格、剑璏、剑摽四者合称剑具,A、B两类剑的剑格、剑首和剑身是一体铸成,C类剑则需要专门安装剑首和剑格。
【↑自左至右:剑首、剑格、剑璏、剑摽↑】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剑具。
多数剑具为铜质,部分贵族会使用玉质的剑具,早在西周时期,中国便出现了使用玉剑具的剑,春秋战国时期,玉剑具的使用更加广泛。
【↑↑↑战国·玉具剑↑↑↑】
晚期魏国玉具剑,1951年出土于河南辉县赵固村,摄于国家博物馆。
【↑↑↑赵固村出土玉具剑剑柄特写↑↑↑】
部分人会使用玻璃剑具来代替玉剑具,湖南地区的战国楚墓出土过不少玻璃剑具,这些剑具的外观与玉剑具类似,颜色多为乳白色。玻璃剑具多出土于小型墓葬,墓主的社会地位也比较低。
【↑↑↑战国·玉具剑及剑具↑↑↑】
玉具剑及剑具,藏于三峡博物馆。
剑在不用的时候需要装入剑匣,剑匣又称剑椟或函柙,由匣体和盖子组成。剑匣的匣体和盖子一般都是由整块木料雕凿而成的。为了防锈,剑在收藏起来的时期还要涂上动物油脂。
【↑↑↑越王州句剑的剑匣↑↑↑】
越王州句剑的剑匣,浙江博物馆藏。
练习击剑之术的人名为剑士,战国时期,不少剑士投身贵族门下,在政治斗争中为主人清除异己,被称为私剑。还有一部分剑士,不愿受主人约束,自己仗剑游历江湖,被称为侠或游侠。韩非子所说的:“侠以武犯禁“中的”侠”,便是指的这部分人。
战国时期的剑文化比较发达,社会上存在很多关于剑的礼仪。
由于剑是兵器,臣子在面见君王时,必须解下自己的佩剑。普通人聚会时,为了表示对于对方的尊重,参与会面的人会解下自己的佩剑,但如果强行要求别人解剑,就代表着对对方的轻侮。
在当时,在进剑时(把剑捧给别人看的时候),剑柄应该朝左,这样可以方便对方握剑。
前238年,嬴政亲政,在当时,男子成年时需要举行加冠礼,史记在描述嬴政亲政这一事件时,将带剑视作与加冠地位相同的礼仪(原文为“己酉,王冠,带剑。”),剑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为图吉利,工匠也会选择良辰吉日来当做铸剑的日子。在当时,还出现了判断宝剑价值的相剑术,相剑者对剑的外表进行观察后,根据自己的经验,便可以判断出该剑的价值。
【↑↑↑少虞剑(正背面)↑↑↑】
少虞剑,剑身铭文中有“吉日壬午,乍为元用”字样,该剑为复合剑,藏于故宫博物院。存世的少虞剑共有三柄,一般认为是同一人所铸,另外两柄分别流落在法国和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