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夏朝没有发现大量成体系的文字,都发现了很多早于商朝的文字或“可以断定夏朝或之前有文字的可能性很大,是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专家解读为是个“贾湖遗址刻画符号,良渚遗址发现了大量刻画符号。与另一块石钺上的刻画符号基本一致。良渚陶罐上的刻画符号“玉器上也有很多刻画符号:良渚玉器上的刻画符号”仰韶文化出土的刻画符号:仰韶文化刻画符号,大汶口刻画符号,大汶口文化刻画符号。
良渚人在建造大型水坝
随着良渚遗址申遗成功,中华文明正式进入上下5000年序列。良渚遗址已经发现大约800多个“刻画符号”,正在研究解读中,能不能认定文字还需时日。目前国际上认可的中国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因为商朝有成系列的甲骨文。几十万片甲骨和上千个单字,赫赫文采让人不能忽视。由于夏朝没有发现大量成体系的文字,因此西方人不承认是信史!但是,从古书和田野考古发掘里,都发现了很多早于商朝的文字或“符号”,可以断定夏朝或之前有文字的可能性很大!今天,我们就从公元前6000年开始,了解一下汉字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走进汉字的世界
01
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原始文字”,是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专家解读为是个“目”字。初步测定是公元前6000年刻画。从材质和符号的形态来看,与公元前1800年左右出现的甲骨文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似乎可以证明,甲骨文的创造也是有源头的!
贾湖遗址刻画符号
除了刻画符号,贾湖遗址还出土了大量骨笛,有些骨笛至今还能演奏,这说明,早在8000多年前,中国的先民们就已经“文采斐然”了!
贾湖骨笛
放大看一下这个中国最早的“文字”:
目字?
02
良渚遗址发现了大量刻画符号。分布在几百件器物,甚至很多碎片上都有刻画符号。在其中的两块石钺上,有6个规整的刻画符号,与另一块石钺上的刻画符号基本一致,说明这6个刻符有一定的规范和体系,应该是具备早期文字的性质。
良渚陶罐上的刻画符号
这是分布在陶器碎片上的符号,看起来非常规整,已经具备了“文字”性质:
良渚原始文字
引人注目的一块出土石钺,上面分布有6个规整的符号:
成一行排列的原始文字
石钺的反面:
背面的文字
还有下面这段“文字”,是不是很明显在表达某种意思呢?
这也是一行字
除了刻画在陶器上的,良渚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玉器,玉器上也有很多刻画符号。是不是文字也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良渚玉器上的刻画符号
03
仰韶文化出土的刻画符号,距今约5000-7000年。
仰韶文化刻画符号
04
大汶口刻画符号,距今约6000-4500年。
大汶口文化刻画符号
放大之后的几个刻画符号:
标志性的几个符号
05
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扁壶,距今约4500-4000年:
文字扁壶
另外两个符号:
尺寸
06
1992年,在山东邹平丁公村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个陶盆,在陶盆底部发现了11个类似于文字的刻画符号,引起了人们对中国文字起源多元性的争论,看看这些“符号”,是不是具有强烈的“文字表达”意味?
有谁能解读这段“文字”?
丁公遗址距今约2200年。
肯定在表达某种意思
07
以上是考古发掘中出现一部分刻画符号或“原始文字”。史书对上古有无文字的记载持两个观点:一,三皇五帝时候没有文字,用的是结绳记事。
古印第安人结绳记事
二,三皇五帝时候有文字,创造者是仓颉。仓颉创造了文字,鬼夜哭,天雨粟,成了惊天动地的大事。目前这两种观点都很难推翻,三皇五帝时候大约距今约5000-4000年,由以上“符号”可以看出,就算不能与“三皇五帝”时期逐一对应,也能旁证“三皇五帝”时期有文字的可能性!这是古书上记载的仓颉书,又称为“黄帝书”:
黄帝书
08
关于夏朝的“文字”。
夏朝是中国古籍里明确记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古书上所谓的“信史”,但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大规模成系列的文字,只是出土了一些这个时间段内的“刻画符号”: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
另外还有《古法帖》里的“夏禹书”,可以做个参考:
夏禹书
还有民间“传说”里的《岣嵝碑》,据说上面是夏朝文字,记载的是大禹治水的事迹。原碑矗立于湖南衡阳岣嵝峰,故名“岣嵝碑”。待至南宋时期,文人何致游历岣嵝峰,拓下文字,照刻于岳麓山北峰。上面的文字据说是蝌蚪文。岣嵝碑与黄帝陵、炎帝陵,誉为中华民族三大瑰宝:
岣嵝碑
09
甲骨文。
甲骨文距今约3800多年。商朝文明有文字、青铜器,有众多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大型城市遗址,这一点已经得到国际上公认,没有任何问题。
甲骨文
10
甲骨文以后,中国汉字发展就进入纯熟阶段了。周朝由于青铜器更发达,为了表功记事,很多青铜器上都有铭文,因此我们现在称周朝的文字之为“金文”,金文是对甲骨文的继承和极大发展。
金文大多可在青铜器上,故名
很多青铜器上都出现了“长篇大论”,可以看出文字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与普及,字体也越来越趋向于“圆润”:
金文
11
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都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字体系,是在甲骨文、金文、蝌蚪文的基础上出现的变体。不同的邦国文字虽然不尽相同,但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春秋各诸侯国的文字
由以上看出,秦国和齐国文字规整,另外5个国家文字趋向于简化。
春秋列国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鸟虫书”。字体优美,变化多端,看起来有“鸟”和“虫”的形体。又称为“蝌蚪文”。其实所谓的“鸟虫书”、“蝌蚪文”,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美术字体”。“鸟虫书”是宫廷常用的美术字体,”“蝌蚪文”是民间常用的美术字体:
鸟虫书
不同诸侯国的“美术体”基本保持一致,都体现出修长柔韧的美感:
各国不同的鸟虫书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用的就是“鸟虫体”:
传国玉玺
12
秦朝统一全国文字。快速的社会发展让文字也不断变化,金文发展成更容易书写的大篆,大篆又发展成更规整的小篆,小篆又发展成更加容易书写的隶书。
秦朝文字的发展
这是刻于秦穆公时期的石鼓文,大篆,中华国宝之一:
石鼓文
李斯撰写的碑文,小篆:
李斯大篆
更加便于书写,先秦时代简册上的文字,早期的隶书:
先秦隶书
13
汉朝。汉隶的代表作,《曹全碑》:
汉代《曹全碑》
14
隋唐时期文字发展更加适用于书写。抑扬顿挫的隶书逐渐向楷书转变。这可以看出汉字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越来越趋向于“横平竖直”,不再像以前的字体一样,有很多圆润转折飘逸的比划。而是渐渐变为“方块字”,更加规整,更加适合于辨认,也更简洁。众多楷书大家迭出——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为后代的文字书写创立了至高标准:
褚遂良书法
这时候“书法”成为一种系统化的艺术。随着汉字书写的更加便捷、迅速,行书和草书这两种新字体出现。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创立的,草书是在行书的基础上创立的,它的创立者就是普通老百姓。老百姓在书写的过程中出现了“连笔”,就今儿出现了行书和草书:
欧阳询书法
张旭的草书:
张旭草书
15
宋体字。
宋体字是伴随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新字体。是在唐代楷书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唐代已有雕版印刷术,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宋体字”基本特征是横细竖粗,末笔有装饰性的“钝角”,点钩撇捺的最后都有尖角,更加富有装饰性。宋代文化发达,印刷术大量采用“宋体字”印刷书籍等文化作品,成为宋代应用最广泛的字体,并一直影响到元明清、民国和现在。早期宋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仿宋体”,是楷书的规整化,后来的宋体完全变为印刷体,更多是应用在印刷书籍上。
宋体字
宋代的印刷体,也是我们现在印刷书籍常用的宋体字:
印刷体宋体字
16
汉字经过上下5000年甚至800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和汉语也变得越来越规范化和纯熟。与世界上大部分拼音文字不一样,汉字是唯的一表意文字,是我们的祖先真正根植于这块古老的土地,通过观察天地自然变化运行的规律而创造出来的。
汉字始终在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对汉字进行了改革。变复杂的“繁体字”为简化字。推广后效果十分好。后来“简化字”被新加坡全盘采纳。
简化汉字与繁体字的对比
汉字的简化并非一帆风顺,1956年简化后的汉字曾经再次进行简化, 称为“二简字”,二简字比简化字更简单,事实证明这一简化字是不成功的,失去了汉字的结构美,后来放弃。
不成功的二简字
甚至还有更过分的改革方案,干脆放弃汉字,改用拼音文字:
汉语拼音化行不通
事实证明,任何企图改变中国汉字古老文化传承的尝试,都是行不通的!
现代汉字的作用正越来越大
现在的汉字,是联合国5种常用语言文字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学习简化字。汉字热和汉语热在全球长盛不衰。完全可以想象,古老而新生的汉字,正越来越焕发出璀璨的光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