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轻信“货到付款”
不少消费者在网购时都会选择,认为拿到商品再给钱是最保险、最稳当的“先收货后付钱”市民冯盼接到快递员的电话。就让家人帮忙签收,冯盼的家人看到包裹外包装上贴有白色双面胶“冯盼的家人看到上面的收件人姓名、地址、手机号码都非常完整且准确。没加思索就付了39元钱并签收了包裹,想不起自己买了什么货到付款的物品,我接到一个物流公司打来的电话,我问物流公司是什么物品,物流公司说上面写着保健品“
看似稳当实藏猫腻
□周刊记者 董莉莉 文/图
上周,市民赵玉伦接到快递员的电话,说她的快件到了。赵玉伦拿到快件后,看到上面写着要付59元,就付款签收了。回家后,赵玉伦打开快递一看,里面竟是些小石子,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如今,不少消费者在网购时都会选择“货到付款”这种支付方式,认为拿到商品再给钱是最保险、最稳当的。殊不知,“货到付款”也有漏洞。一些人利用消费者对“货到付款”方式的信任,利用“快递代收货款”的方式实施欺诈。等到消费者发现时,已很难维护自身的权益了。
冯盼收到的洗发水。
先收货后付钱
“双十一”期间,市民冯盼接到快递员的电话,称她有一个快递包裹。当时冯盼不在家,就让家人帮忙签收。接到快递包裹后,冯盼的家人看到包裹外包装上贴有白色双面胶,上面有“代收39元”字样。冯盼的家人看到上面的收件人姓名、地址、手机号码都非常完整且准确,没加思索就付了39元钱并签收了包裹。
冯盼回家后,想不起自己买了什么货到付款的物品。打开快递包裹一看,里面是两瓶洗发水,瓶子上全是英文,没有任何中文标识。且打开瓶盖后,气味刺鼻,是彻头彻尾的三无产品。
“前几天,我接到一个物流公司打来的电话,说有我一箱货,让我带400元钱去取,当时我就起疑心了。”市民王亮说,“我问物流公司是什么物品,物流公司说上面写着保健品。我从来不服用保健药品,儿女们也知道我的这一习惯。药品是哪来的呢?”
王亮表示,挂完电话后他就打电话询问孩子们,孩子们都表示不会买货到付款的保健品,认为很可能是骗子的骗局,让他不要理睬。
看似稳当实藏猫腻
当前,各种新兴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很多新问题。
记者了解后发现,很多“代收货款”业务,以“货到付款”为诱饵蒙骗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涉及电视购物、报刊广告邮购、网购等多种无店铺销售形式。由于老年人长期居家,接受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报纸广告、电视购物广告对他们的影响非常直接。由于轻信了广告中“货到付款”“快递代收货款”等承诺,他们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拿到货再给钱比较稳当。
“签字收货通常在法律上会被视作消费者已经对货物进行了检验。”律师窦献威分析,“货到付款”的陷阱在于它可能变相剥夺了消费者的验货权。由于快递公司并非销售主体,不会对商品质量或售后服务负责,消费者只能通过电话联系售后服务,增加了维权难度。如果遭遇欺诈,可能就很难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