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了了”是什么意思?
根据血缘的亲疏来决定关系的亲近程度。指的就是兄弟姐妹这一代人还是比较亲近的。这种亲近估计现在很多人已经是感受不到了,完全体会不到亲兄弟的那种感情,所谓的第二代人实际上就是指的兄弟姐妹的下一辈人了,但是关系已经是不如父母那一代人了。体会不到那种兄弟之间的感情,但是已经没有了父母那辈人的兄弟之情了。他们互相间已经没有感情了,但是第二代人的关系已经是比不上第一代人了,所以他们的关系也只能说是将就。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千年的历史积淀使得农村中留下了许多的俗语,其中就有这么一句是“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
关于上面这句俗语,估计大家都听父母这辈人说过,而且这种情况似乎已经在社会中广泛存在了。
一代亲
古代社会,非常重视血缘亲情,根据血缘的亲疏来决定关系的亲近程度。其中一代亲,指的就是兄弟姐妹这一代人还是比较亲近的。打个比方,你的奶奶生下的你的父亲、叔叔、姑姑这些人,他们作为兄弟姐妹,从小一起长大,有许多的共同回忆,所以相对来说他们的关系是比较亲近的。
这种亲近估计现在很多人已经是感受不到了,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完全体会不到亲兄弟的那种感情,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感情,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到的。
二代表
所谓的第二代人实际上就是指的兄弟姐妹的下一辈人了,以上面的例子来说,第二代就是指的我们这一辈。二代表指的是我们和堂兄弟、表兄弟虽然认识,但是关系已经是不如父母那一代人了,体会不到那种兄弟之间的感情。不过由于父母的关系,我们和堂兄弟、表兄弟的关系也还是将就,毕竟还是会时不时见面的。
二代表其实就是指的这种状态,互相认识、了解,关系也还是过得去,但是已经没有了父母那辈人的兄弟之情了。
三代了了了
第三代人其实就是指的我们这一辈的子女。三代了了了在不同的地方说法也是不同的,有些地方说的是三代认不到,虽然话不同,但其中的道理其实是差不多的。三代了了了其实就是指的我们下一辈的人,他们互相间已经没有感情了,甚至于和陌生人是差不多的。第一代人因为从小一起长大,有共同的回忆、有很浓厚的血缘关系,所以他们非常亲近,关系非常好。
在这一代人的带领下,第二代人也能融洽相处,互相了解,但是第二代人的关系已经是比不上第一代人了,因为他们并没有从小一起生活,没有共同的回忆,只是因为上一辈的关系,他们才会在一起,所以他们的关系也只能说是将就。
到了第三代人,关系就更加的冷淡了,由于大家都比较忙,且第二代人本来互相之间的关系就不是特别的好,所以第三代人很可能互相之间根本就不认识,只有逢年过节才会互相见个面,而这一简单的见面,又怎么可能充分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呢?所以说,第三代人,本质上来说就没啥感情的,完全是因为父辈的原因他们才会在一起见面,而离开家庭聚会后,走在大街,很可能他们就同普通的陌生人一般,互相不认识。
关于“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这句俗语,古人总结的还是非常到位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当一个家族壮大以后,势必是需要离开原来的家族,自力更生,所以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沟通感情,互相之间也就淡了。我们现在很多人,可能会怀念小时候,怀念以前过年,怀念故乡,实际上就是因为现在的亲情越来越淡漠了,很多我们小时候一起玩耍的亲戚朋友,长大后都各奔东西了,没有联络,感情也就淡了、断了,再回首,即便是两人碰面,也没有了曾经的快乐,只剩下了虚假的客套。
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只不过到了现在,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这种情况被放大了而已。于是很多长辈想要改变这种境况,每逢过年,都把各种亲戚召集在一起,实际上也就是想要子孙后辈的关系好一点,能够像他们当年一样,关系那么融洽。对于这种境况,本文认为,可以理解长辈的做法,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大家确实是亲戚,能坐在一起吃饭也是一种缘分,就当是满足长辈们的心愿吧。
但事实上,长辈的这种做法其实是改变不了“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了了”的这种情况的,因为第三代人和第一代人不同,他们没有从小一起生活过,如果没有父母的这层关系在,他们就是陌生人,怎么可能奢求仅凭逢年过节的这么一聚,就把两个“陌生人”变成“亲人”呢?
结语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这句俗语总结得非常好,一针见血道出社会现状,不过这种社会现状倒也并不能说不好,因为血缘关系,越到后面越稀疏,互相之间的关系也越淡,这本身就是正常现象,除非你把大家从小放在一起养,让他们有共同的生活背景和回忆,这样他们的关系才会更亲近,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对于“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这种情况,我们理性看待就好,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嘛,互相之间过得好就行了,没必要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