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下旨处死吴三桂的所有孙子,婚后的建宁公主和吴应熊感情和睦
康熙下旨处死吴三桂的所有孙子,建宁公主是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建宁公主的母亲奇垒氏是平日里极不受宠的妃子,13岁的建宁公主被孝庄太后许配给了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毕竟皇帝和太后的旨意不可违背。吴三桂跟随舅舅为明朝的政局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只要不愿归顺清军也照杀不误,顺治帝的皇位恐怕也是不保。将大清公主嫁给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婚后的建宁公主和吴应熊感情十分和睦,吴家人也知道建宁公主在宫中不太受宠。
1678年,康熙下旨处死吴三桂的所有孙子,包括建宁公主的两个儿子。建宁公主吓坏了,哭着跪到康熙跟前:“姑姑求你了,放过我的两个儿子吧!”
建宁公主是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皇太极的妃子众多,建宁公主的母亲奇垒氏是平日里极不受宠的妃子。
幸运的是,只被召幸过一次,奇垒氏就有了身孕。但奈何生下的是个公主,所以皇太极对她还是一如往常的冷漠。母女俩在宫中更是受尽了冷落,遭尽了白眼。
建宁公主2岁那年,皇太极因病逝世,九皇子福临登基,年号顺治。奇垒氏作为先帝最不受宠的妃子,待遇自然是最差的,她的女儿也成为了和外族联姻的工具。
1653年,13岁的建宁公主被孝庄太后许配给了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建宁公主虽然不受宠,但毕竟是个公主,满清向来重视血统纯正,她嫁给汉人臣子也算是下嫁了。
建宁公主对于这桩婚事虽有诸多不满也无济于事,毕竟皇帝和太后的旨意不可违背。
明末时期,吴三桂就是著名的将军,手里握有万人军队,他的舅舅也是抗清名将祖大寿。在清兵刚入关之时,吴三桂跟随舅舅为明朝的政局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样一个人,本该是清朝皇帝的眼中钉,但吴三桂实力雄厚,如果与他对抗必然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因此顺治帝为了社会稳定,只能拿出重金与之求和。
而吴三桂也并非顽固之人,明朝早已危在旦夕,无可救药,此时投降不仅能做官,还能捞一笔大钱,他当然乐意之至。
投奔清军后,吴三桂带着军队为清政府平定了不少的叛乱,就连一些曾经与他一起在明朝共事的同僚,只要不愿归顺清军也照杀不误。
顺治帝对吴三桂的表现也是十分满意,但他同时也很忌惮吴三桂的权力。一介臣子却手握重兵,若是哪天带兵起义,顺治帝的皇位恐怕也是不保。
而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对于清政府来说,和亲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一则,将大清公主嫁给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可以表现出皇帝对吴三桂及其家族的重视;其次,婚后把吴应熊留在京城,就相当于留了人质。
婚后的建宁公主和吴应熊感情十分和睦,吴应熊比公主略大几岁,做事体贴周到,对公主也是照顾有加。虽然大家都对这段姻缘的由来心照不宣,吴家人也知道建宁公主在宫中不太受宠,但是都很尊重她。
婚后的第一年,吴应熊就被加封爵位,在朝廷中位居高官。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得来的这些荣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建宁公主的功劳,因此他对妻子也是越来越好。
两人之间的感情如胶似漆,建宁公主为吴应熊生下了四个儿子。但远在外地的吴三桂可感受不到这么平静幸福的美好生活,他终究还是没能按捺住想要造反的心思。
到了康熙年间,康熙帝为了进一步削弱吴三桂的势力,提出了“削藩”的政策。吴三桂作为“三藩”之中势力最大的一头,自然不会对此善罢甘休,乖乖听从皇帝的旨意回家养老。
他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带领军队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南边的四个省份,并且称自己为王。
康熙看到吴三桂的势力越来越大,他就想要拿还在京城的吴应熊要挟吴三桂。可吴三桂丝毫不顾及父子之情,仍然我行我素,所以康熙盛怒之下,下了一道赐死吴应熊及其次子的旨意。
建宁公主和她的两个小儿子因为康熙念及旧情,所以暂时逃过一难,被软禁在了宫中。为了给丈夫和儿子求情,建宁公主多次求见太后和皇帝,都被拒之门外。
眼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临近死期,自己却什么都不能做,建宁公主很是伤心,日日在宫内以泪洗面。
其实在宫中多有忌讳,宫闱内哭声不断在古人看来也不吉利。但康熙也不忍责怪姑姑,毕竟她经历的是失去至亲之痛,也只能任由她哭下去了。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生了一场大病去世,同年底,建宁公主的长子吴世璠继任统帅之位,继续和清军反抗,结果大势已去,兵败他自刎而亡。
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争终于平息,但敌军仍有残留,康熙不免还要秋后算账。他下令要诛灭吴三桂的九族,这也就意味着建宁公主生下的两个小儿子也要被处死。
听完这道旨意,建宁公主立马就晕了过去,等她醒来之后,两个儿子早已被处以绞刑,连孩子的尸骨她都没见到。
这样一来,她就等于失去了所有至亲,孝庄太后也很可怜她,经常把她找来一起说话。但建宁公主始终是一副郁郁寡欢的模样,脸上再也没见过笑意。
就这样,她在寂寞和悲伤中度过了她人生余下的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