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影评《敦刻尔克》:敦刻尔克大撤退

娱乐网编2023-04-23 08:532790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中学历史教科书里是一段课文,人类历史上很少有这样把大溃败转变为奇迹的事件。也会因为这次行动中英国军民所体现出来的无畏和牺牲精神所感动,剧作家和导演怎么可能放过敦刻尔克呢?足够他们在银幕上表达他们对战争、人性的不同理解。巨大的失败之后一定有一次惊心动魄的对决。战争的恢弘场面和士兵的真实处境,整部片子没有正面描写诺曼底登陆的残酷,他在《敦刻尔克》里把这种个人喜好发挥到了极致。

克刻感冒止咳糖浆_克刻感冒止咳糖浆儿童装_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中学历史教科书里是一段课文,人类历史上很少有这样把大溃败转变为奇迹的事件。即便是对失败深恶痛绝的人,也会因为这次行动中英国军民所体现出来的无畏和牺牲精神所感动,同意这是一次伟大的失败,无损于英雄的荣誉。

诺兰在拍摄《敦刻尔克》之前,相同题材已经拍摄过多部电影。剧作家和导演怎么可能放过敦刻尔克呢?在这一段史实中,有太多极富戏剧性的事件,足够他们在银幕上表达他们对战争、人性的不同理解。敦刻尔克是一次成功的撤退,成功的撤退背后一定有一次巨大的失败,巨大的失败之后一定有一次惊心动魄的对决。一部好剧所需要的所有反转,敦刻尔克都能够提供。

诺兰会怎么做呢?他选择从哪里入手呢?他又会如何去表达呢?

同样是诺曼底登陆,在肯·亚纳金的《最漫长的一天》里,那是全景式的拍摄,战争的恢弘场面和士兵的真实处境,都用最为平实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同巨幅壁画。而在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里,却是用一小队人马,穿过满目疮痍的战场,在炮火纷飞去寻找一家中仅存的一个儿子。整部片子没有正面描写诺曼底登陆的残酷,但通过普通士兵的眼睛,让观众目睹了一切。

天才总能找到不同寻常的解法。

诺兰如此迷恋时间和空间的复杂结构,于是,他在《敦刻尔克》里把这种个人喜好发挥到了极致。从空间上,他把敦刻尔克大撤退分为三个部分:陆地(敦刻尔克)、大海(英吉利海峡)、天空(海峡上空);在时间上,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时间尺度:一周(敦刻尔克撤退行动持续时间)、一天(民船过海接人时间)、一小时(英国皇家飞行员缠斗德军轰炸机,保护撤退舰船编队);对应了三组人:敦刻尔克的陆军和海军军人、海上的平民和幸存士兵、空中的英国皇家飞行员和德国空军飞行员。

这部片子最让人惊叹的是,诺兰把三种不同时间尺度下,在三地发生的不同事件,天衣无缝地裁剪到了一起,浑然一体。看上去却像是按照统一的时序发生,错落有致,层层推进,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混乱,反而强烈地增加了影片的紧张氛围。时间在诺兰的手下,柔顺得就像一只在接受主人挠痒痒的猫咪。这大概也只有电影才能如此表现,换成文字的话,单是这种描述方式就会让人觉得头晕眼花,完全失去了追踪故事进展的能力。

顺便说一句,诺兰的镜头都极美。无论是海滩、洋面还是天空,都是如此。在看电影的时候,紧张之余也别忘了欣赏诺兰镜下的景象。

《敦刻尔克》没有多少台词,只有人物的欲望,和人物在欲望下的选择。影片从头到尾都保持了极高的压力,保留了足够多的悬念。对于第一组海滩士兵,他们的悬念是能否在德国人炮火、轰炸和鱼雷袭击下得到一条船?对于第二组英国平民父子三人,最大的悬念是他们能否安然抵达海峡对面,最小的一个孩子是否能够活着回家?对于第三组皇家飞行员,最大的悬念是他们在海上迫降之后是否能够逃生,飞机上的燃油能否支持他们返回英国?

这就是诺兰版《敦刻尔克》的两大主题之一:幸存就是胜利。所有人都在挣扎求生,想要回家,当溃败不可避免的时候,活下来就是最大的胜利。

在这部电影里,有热泪盈眶的部分,但绝对不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诺兰没有拍出战争的伟大和壮美,只有恐惧、死亡和绝望。看完之后,让人对战争产生深深的厌恶之情,对人性在战争下的种种表现产生极为复杂的感受。但到了最后,却依然留了一线光明,让人对人性依然抱有希望。

正如在电影海报上写的那句话一样:When men 't get home, Home came for them(当40万人无法归家,家为他们前来)。

总有值得期盼和仰仗的东西。

题图来自:电影《敦刻尔克》海报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