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赛马会以燃柏煨桑这一敬神祭祀的古老习俗拉开序幕拉开序幕

文化网编2023-04-19 14:561820
玉树草原上的农牧民身着节日盛装,赛马会以燃柏煨桑这一敬神祭祀的古老习俗拉开序幕。还有远距离跑马赛、走马赛、牦牛赛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歌舞、民族服饰表演和寺院跳神等表演项目,玉树藏族的丧葬形式主要有天葬、火葬、塔葬、水葬、土葬等几种类型。玉树藏族的服饰风格独特,青海湖是青海藏族群众心目中的神圣大湖,藏族就有祭天、祭山、祭海的风俗,民间对青海湖的祭祀活动更具规模。

第二批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十)

玉树赛马会

藏族人喜欢养马,更喜欢赛马。藏族神话中的神祗,几乎都是以白驹的形象出现。因赛马而称王的格萨尔,在藏民族心目中,永远是光辉的榜样。在玉树地区,赛马作为传统娱乐活动,可以追溯到吐蕃盛世,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如今玉树地区,无论祭山敬神、迎宾送客、举办婚事等喜庆日子,都离不开赛马竞技。

传统的玉树赛马会,于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初在扎西科草原举办。届时,玉树草原上的农牧民身着节日盛装,举家牵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赛马会以燃柏煨桑这一敬神祭祀的古老习俗拉开序幕,之后,便是歌舞表演队、马队、宗教仪仗队的入场仪式。赛马会的主要内容有跑马射箭、乘马射击、跑马拾哈达、跑马倒立、跑马悬体等马术表演。还有远距离跑马赛、走马赛、牦牛赛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歌舞、民族服饰表演和寺院跳神等表演项目。

玉树赛马会是玉树地区民俗文化大汇展,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驰名国内外。

玉树天葬

玉树藏族的丧葬形式主要有天葬、火葬、塔葬、水葬、土葬等几种类型。天葬是玉树藏族最普遍和常见的葬法。

玉树天葬起源于唐代,佛教传入西藏为其始。佛教主张“乐施”,甚至不惜肉体施舍众生,“尸毗王以身喂鹰”、“萨陲太子投身饲虎”等故事在藏传佛教中深有影响,天葬由此衍生。

在玉树,藏族聚居区或较大的牧场都有共用的天葬台,一般修建在距居住地约两三公里的半山腰或较低的山头上。天葬仪式繁杂而神秘,它作为一种古老原始的葬俗,对研究玉树藏族的历史、宗教信仰、生存空间以及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别是藏民族古老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玉树藏族服饰

玉树素有藏区“服饰之乡”的美誉。玉树藏族的服饰风格独特,形式多样,色彩鲜艳,精巧华美。

玉树服饰分为服装和饰品。服装包括藏袍、藏帽、藏衫、藏裤和藏靴,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用水獭皮和虎豹皮装饰,尽显华贵。饰品分为头饰、耳饰、项饰、手饰和腰饰,主要以珍珠、玛瑙、琥珀、彩玉、珊瑚、蜡贝等天然物品装饰,贵重华丽,做工精致,民族特色浓郁。

玉树藏族精美的服饰,反映出该民族受地方人文传统和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以及天对地自然的崇拜,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

青海湖祭海

在我国神话传说中,西王母与周穆王相会的瑶池就是青海湖。青海湖是青海藏族群众心目中的神圣大湖。早在元代,藏族就有祭天、祭山、祭海的风俗,清代以来,民间对青海湖的祭祀活动更具规模。

青海湖祭海仪式分为诵经文、搭建俄堡、煨桑、赞神诵佛、祭海神、向大海投入献礼等,祈求一年的安康幸福。同时,一些虔诚的信徒会环青海湖朝拜,时间达三个月之久。

青海湖祭海是环湖地区独特的原始崇拜与宗教信仰习俗,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包含着许多民风民俗,体现着人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存。祭海活动中的祭词、经文、赞词、颂诗等生动优美,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和丰富的藏文化内涵,对研究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具有较高的价值。青海湖祭海影响深远,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原汁原味的祭词、颂诗已不多见,面临失传,亟需抢救和保护。

海西州蒙古族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项具有浓郁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活动,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盛会,也是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

海西州蒙古族热情奔放,每年七八月间都要选择依山傍水、平坦开阔、水草丰美的草原举行赛马、射箭和摔跤等活动。届时,方圆一二百里的牧民,都要穿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带着蒙古包和日常用品,乘车骑马,从四面八方赶来。

那达慕已成为海西州蒙古族群众交流感情、互通信息的重要平台,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反映了蒙古族特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具有很高的民俗学、社会学研究价值。

海西蒙古族祭敖包

“敖包”,蒙古语译为“堆”。祭敖包是蒙古族图腾崇拜和祭拜天地的祭礼,产生于元代。

每年七月,海西州的蒙古族牧民都要围聚敖包周围举行祭祀活动,祝福牲畜繁殖,人丁兴旺。在活动中,除了请活佛喇嘛念经、煨桑、祭礼山神、祈祷人畜平安外,还要举行盛大的赛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文体竞技活动。大家欢聚一起,庆贺丰收,交流思想,敖包也成为青年男女情定终身的好地方。

海西蒙古族祭敖包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草原盛会。其内涵丰富,地域特色浓郁,承载了众多的民俗事象,具有很高的民俗学、社会学研究价值。

互助土族口邦口邦会

(biang),象声词,因法师跳神时手持单面扇形羊皮鼓(土语称“坑格尔干”),边舞边用木棍敲击鼓面,其声“口邦口邦 ”作响而得名。“ 会”是互助土族每年农历三月举行的祈福禳灾的民间信仰活动,也是当地村民的盛大节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会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是土族先民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每到举办 会期间,在法师着黑袍长衫道装、手持羊皮鼓进行酬神活动的同时,土族群众象过年一样,转“安昭”舞、唱“花儿”曲,尽兴娱乐。土族的这一傩仪保留了先民们的生活习俗和大量早期图腾崇拜的遗迹,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土族的民俗文化特征,展现了该地区土族原始萨满信仰的诸多特征,具有极高的民俗学研究价值。

威远镇“二月二”擂台庙会

互助县府所在地威远镇大寺路村,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有唱擂台庙会的传统习俗。据史料记载,宋代以前,威远镇一带叫“诺术斗”〈土语意为森林地区〉,宋时改称“牧马营”,为军事要地,是兵戎活动频繁之区。打擂台之俗约始于宋代,初为打擂比武活动,因而得名“擂台会”。

传统的威远镇“二月二”擂台庙会,包括五个分会场,即雷祖会、擂台会、“花儿”会、赛马会和山货场。流传至今,演变成唱戏、唱“花儿”的民间群众性活动。每到庙会期间,方圆几十里的土族群众汇集于此,唱戏、唱“花儿”、转轮子秋、跳安昭舞、赛马、摔跤、武术表演等,使之成为文体娱乐竞技的盛会。

威远镇“二月二”擂台庙会很好地保存了土族的民间艺术和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承载了众多的民俗事象,对了解互助土族的风土人情、特产方物、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由于现代经济文化的冲击,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形式日益减少,逐渐演变成为现代物资交流会,亟待抢救和保护。

互助土族服饰

土族服饰融畜牧和农耕文化特征于一体,风格独特,色彩鲜艳,绚丽多姿。

土族青壮年男子多穿小领、斜襟长袍或绣花高领白色短褂,外套大襟黑色或紫色坎肩,下着长裤。妇女上穿高领斜襟长袍,两袖用五色彩布或彩绸拼制而成,下着红裙和长裤。土族服饰除式样外,最突出的特点是刺绣工艺应用很多,不仅妇女的衣领、袖头、腰带、鞋面、靴面等部位绣有很多花纹图案,而且青年男子的衣领、胸前、腰带、烟包等处也绣有不少图案花纹。土族刺绣的针法以独有的盘绣和平绣为主,工艺精巧细致,色彩艳丽,极具民族特色。另外,男子的毡帽及妇女的头饰--"扭达"也体现了土族服饰的鲜明特色。

土族服饰对了解土族地区的历史渊源、风土人情、特产方物、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受现代服饰文化的冲击,土族服饰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亟待抢救和保护。

撒拉族服饰

撒拉族服饰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伊斯兰文化色彩较浓;二是受回、藏、汉等民族服饰影响,与之融和后有所创新。

撒拉族服饰在色彩上男子以白、黑色为主,忌讳红、黄色及花色繁缛的服饰;妇女除了宗教仪式等场合外,则衣裤鲜艳多彩,再套上黑或紫色的坎肩,更是妩媚俊俏,颇具民族特色。

撒拉族服装的佩饰种类繁多,除腰刀、腰带、绣花袜跟、袜底外,在挂面皮袍下沿和袖口还饰以方形和几何形图案。男子不穿金戴银,女子喜欢戴长串耳环、戒指、手镯、项链、针线包等。妇女服饰上的刺绣精巧细致,色彩艳丽,极具装饰性。受现代服饰文化的冲击,撒拉族服饰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亟待抢救和保护。

青海华热服饰

“华热”,藏语为“英雄的部落”之意,主要分布在门源县及其毗邻地区。华热地区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极深,当地群众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服饰文化,在青海藏族中独树一帜。

华热藏族男女的衣着以羊皮、羊毛料为主,特点是宽、长、大,这种衣服袖长等身,衣长过体。华热藏族妇女服饰极其讲究,身前是繁花辫筒,辫筒上有刺绣图案,其间缀有银牌、钱币、纽扣、骨片等,光彩晶莹,美不胜收;身后和两侧的“三大片”古朴似铠甲,华丽而庄重,如同出征的战士。华热服饰保留了许多原生态的民间手工技艺,极具观赏和保护价值。目前,受现代服饰文化的冲击,华热服饰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亟待抢救和保护。

大通老爷山朝山会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通县城关、西关、衙门庄、代同庄、煤窑、庙沟、新城、上下柴家堡等地的农民汇聚在老爷山上,举行隆重的朝山仪式,向神佛叩拜,祈求吉祥平安,场面甚是壮观。

大通老爷山朝山会分为请幡、降香、朝山和祭祖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环环相接。大通老爷山朝山会承载了河湟地区大量的民俗事象,如花儿会、民间曲艺表演、传统手工技艺展示等,由此吸引了西宁、互助、湟中等地的群众广泛参与,成为河湟地区重要的民俗活动。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老爷山朝山会从以娱神为主逐步演变为以娱人为主,具有很高的民俗学、社会学研究价值。随着现代化进程,传统的朝山礼仪被逐渐淡化,盛况很难再现,加之后继乏人,亟待保护。

化隆香里胡拉村“护化”庙会

香里胡拉村“护化”庙会是化隆地区藏传佛教红教中的重要法事,属宁玛派,相传公元9世纪由当时著名活佛久麦大师传承,历史悠久,特色突出。

“护化”是香里胡拉村村民世代表演的一种宗教舞蹈,旨在驱鬼迎祥,祈求风调雨顺和四季平安。其表演有一定的情节和程式,流传至今,逐渐演变成跳“护化”舞、唱“花儿”、赛马、射箭等群众性文体娱乐竞技活动。香里胡拉村“护化”庙会对了解化隆地区的风土人情、特产方物、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表演者年龄老化,后继无人,庙会规模不断缩小,濒临消亡,有必要加紧保护。

乐都高庙社火

乐都县高庙社火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域特色鲜明,“高跷、亭子、小唱”堪称高庙社火中的“三绝”。

亭子,也称“高台”或“铁蕊子”, 是集戏曲、故事、雕塑、绘画、杂技、绝活、铁木和装饰工艺为一身的“空中舞台”,由群众自发制作和演出,造型多变,构图精美,内容多反映传统戏曲和民间故事,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代表作有《龙凤配》、《十字坡》等。装亭子的一般都是四五岁胆子大的孩子。迎亭子时,前有彩旗、锣鼓,后有秧歌队,前呼后拥,场面十分壮观。

高庙社火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很高的民俗学研究价值。随着亭子制作者年龄老化,后继无人,濒临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青海苏木世村农事祭祀

苏木世村是湟中县的一个偏僻山村,居住着汉、藏两个兄弟民族。长期以来,他们相互影响,形成了有别于纯藏语区或纯汉语区的习俗,其中农事祭祀活动独具特色。

苏木世村农事祭祀活动紧紧围绕庄稼的种植、养护、雨水、收割、打碾等各个环节展开,仪式较为完整,贯穿全年始终。内容包括农历二月二炒大豆、试犁,五月初八“夏甲群”(藏族指祭祀神鸟),八月十五“谢降”(即感谢神灵保护),除夕祭碌碡等。

苏木世村古老的农事祭祀活动,是汉族和藏族民间信仰交融后的文化生成,具有明显的原始性、民间性、完整性,对研究民俗学和民族学具有很高的价值。目前,熟谙整套祭祀仪规及其文化内涵的人越来越少,濒临消亡,亟待抢救和保护。

河湟汉族丧俗

河湟汉族丧俗主要流传在河湟地区及海北、海西等部分地区。内容包括:居丧、报丧、讣告、入殓、戴孝、请亡、守孝、吊唁、验孝、送亡、起灵、安葬等仪式。特别是祭文的内容丰富,有34种42篇,涉及的民间禁忌范围广泛,包括衣食住行、文化娱乐、待人接物、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

河湟汉族丧俗文化表现了对宗族内尊卑长幼秩序的维护,具有用宗法伦理道德教育族人、团结宗族的作用,具有极高的文学、教育学、伦理学研究价值。目前,古老的丧礼祭文濒临失传,亟待抢救和保护。

青海卓仓藏族婚俗

生活在海东地区的藏族,自称为"卓仓哇",由于长期与汉族、回族、蒙古族等杂居,其婚俗除了保留有古老的藏族习俗外,还包含有非常浓厚的汉民族婚礼习俗,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卓仓藏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是婚礼组歌,即哭嫁歌、迎宾歌、乐宾歌和送宾歌。婚礼组歌中还有许多赞词,如赞茶、赞酒、赞碗、赞媒人等。每首歌配合一道仪式,每组歌又包括许多种不同的歌,如扬茶歌、敬茶歌、献衣歌、邀舞歌、祝福歌等等。整个婚礼在歌声中开始,又在歌声中结束,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卓仓藏族婚俗很有特色,对了解卓仓地区的风土人情、特产方物、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由于现代婚俗的影响,古老的卓仓藏族婚俗面临程序简化、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的状况,亟待抢救和保护。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