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断面大纵坡隧道二衬台车防滑措移动措施

网编 270 0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 B 2015 年 24 期 17 小断面大纵坡隧道二衬台车防滑措移动措施 许铁航 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净空大纵坡隧道二衬施工时台车的移动和防滑措施,针对隧道纵坡长而且坡度较大对二衬施工来说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如何保证二衬台车的移动和防滑是二衬大纵坡施工的关键。主要针对这两种施工形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台车防滑移动措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 B 2015 年 24 期 17 小断面大纵坡隧道二衬台车防滑措移动措施 许铁航 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净空大纵坡隧道二衬施工时台车的移动和防滑措施,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安装快速,拆除移动方便的特点。 关键词:卷扬机;铁楔;夹轨器;自锚梁 中图分类号:U45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02(2015)24-0017-02 1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吉安~福州)隧道工程第五标段包含:十三座隧道;(青龙寨、天竺山、南 山、浒空内、莲 花、晋 江、坝 田、高旧岭、书 峰、天马山、土 坪、白鹤尖 1 号、白鹤尖 2 号)隧道断面尺寸为 3.0m×3.8m,其中纵坡超过 7%的晋江隧道长度为 672m 隧道纵坡分别为(133.92m)-38.82%及(366.89m)12.75%,坝田隧道长度为 1277m 隧道纵坡(211.5m)-11.521%及(333.8m)10.43%、书峰隧道长度 1542.18m 纵坡 7.648%、天马山隧道1281m纵坡-11.15%、白鹤尖1#隧道1628.26m,纵坡(415.24m)13.14%(1213.02m)12.57%,隧道纵坡大于 4%台车就不能靠自身走形进行移动前进,针对隧道纵坡长而且坡度较大对二衬施工来说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如何保证二衬台车的移动和防滑是二衬大纵坡施工的关键。

隧道二衬钢筋图纸_隧道二衬_隧道二衬裂缝大于07mm处理方案(碳纤维布)

2 2 大纵坡施工的几种形式 根据大纵坡台车施工二衬的情况,把大纵坡台车施工的形式分为两类,主要针对这两种施工形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台车防滑移动措施。 2.1 从隧道坡度最高点向最低点施工 图 1 2.2 从隧道坡度最低点向最高点施工 图 2 3 最大纵坡台车下滑力 根据本项目部的的实际情况,按照隧道最大纵坡 14%计算下滑力,此隧道的台车为和附件共重 33T,根据各项参数就算最大下滑力。 图 3 α=0.14 α=7.96960=7058'10.16" α=F/G F=0.1386×33 =4.57T 4 台车 移动和防止下滑措施。 针对本标段隧道纵坡为 7%以上的隧道达 5 条,其中有三条隧道长度超过一千米以上,二衬施工的台车移动及防滑是二衬施工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台车行走超过 4%纵坡就行走困难,坡度超过 7%以上不但台车不能靠自身走行行走,而且不采取任何措施台车就自行下滑,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为保证施工安全,按照纵坡最大 14%考虑制定措施,在台车上安装一台 5T 卷扬机(卷扬机为 5T 功率为 7.5KW6 级电机速度8m/min),通过滑轮组使卷扬机和台车同时移动,关键点是如何在卷扬机前面设一个固定的锚点作为台车移动的支撑点,经过方案对比及优化,经过现场实际考察,隧道围岩多数为Ⅴ围岩和Ⅵ围岩如果在地面预埋地垄及在边墙搭设锚杆作为锚固点,地垄相应的开挖量就要增加而且设置地垄的工程量也就加大了,围岩较差时预埋地垄及打设锚杆质量就无法控制,如果四周大面积加固成本就太高也不现实。

因地垄影响前面浇筑的泵车、运输车辆,地垄预埋间距不能过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只能设置间隔 30m,如果地垄间隔间距短利用率不高,这样设置地垄就显得得不偿失。如何能使卷扬机锚固点即稳固又可靠并能拆除方便并且能重复利用,最后经过方案对比及优化采用自锚支架固定在已浇筑的砼边墙上在支架上安装滑轮组,支架作为固定点不动,卷扬机和台车同时移动。(自锚梁支架结构形式如图 3)。隧道大纵坡二衬施工为两种施工形式,所采用的方案略有差别。(1)、如从隧道最高点开始施做二衬。在已浇筑的二衬边墙设置自锚梁,自锚梁两端头设为斜坡式(坡度为 1:3)同时两边各加工一个楔形铁(同自锚梁端头坡度相同都是 1:3)这样支架受力时自动卡紧边墙上的铁楔,作为台车移动的锚固点,台车就位后避免干扰泵车及运输车可以临时移除,为移动自锚梁方便可以在主梁下面安装两个直径为 10cm 的钢轮子,可直接在δ14 钢板上切割一个圆形轮子,中间钻直径为Φ30mm 的孔。(2)、如果采用第二种二衬浇筑形式从隧道低点向高处浇筑这种形式,要求地板和矮边墙要超前施工边墙二衬不少于 50m,矮边墙作为作为固定铁楔的支撑点,其他施工方法不变。

标签: #隧道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