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这首由陈晓光作词,施光南作曲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词朴实、曲调优美,将对家乡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融入歌词中,描绘了新变化,赞美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经典歌曲,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音乐教材。
作为大众艺术,歌曲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中国近现代的歌曲与社会、历史进程紧密结合,有着明显的时代印迹。陈晓光认为改革开放带来审美的多元化,由此带来音乐审美的多元。在他看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曲,每个时代的歌曲都体现一代人的精神气质。
“《在希望的田野上》就是写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安徽的。”陈晓光曾明确交代过这首歌的写作背景。1981年深秋,中央电视台导演邓在军邀请陈晓光为一部农村题材的专题片写首歌。陈晓光刚好从中国音协和安徽分会联合组织词、曲作家到安徽农村深入生活回来不久,他深为安徽农村举起改革大旗、农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大变化所震撼,心里萌生了一种要说话的欲望。当他看完这部专题片后,仅用了3小时,就写出了歌词。
陈晓光把歌词写好后,交给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施光南看了歌词,被歌词中散发出的激情所鼓舞,仅用几个小时就完成了谱曲。施光南给陈晓光寄歌谱时附加了一封信,谈了他作曲时的想法和追求:“……为你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作曲时,我给自己提出了两条要求:首先,力求做到雅俗共赏;第二,要力求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风格……”要在创作中找出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的节奏和旋律,正如他在信中所说的,在给《在希望的田野上》作曲时,施光南把中国民歌、戏曲的韵味和进行曲的节奏融合在一起,使音乐既体现出时代精神,又洋溢着清新的泥土气息。
被称为“时代歌手”和新中国成立后我中国培养的新一代音乐家施光南,一生创作出一千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他凭着对人民诚挚的感情,创作出的作品都反映大众民意,唱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流传至今的有《多情的土地》《祝酒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1981年元旦前夕,为了让这首歌能够在电视上播出,陈晓光把这首歌送到了中央电视台,第一位领唱这首歌的是空政文工团的女高音歌唱家杨淑清,她和合唱队员的配合获得了各方的好评。
这首歌也曾作为共青团中央推广的歌曲之一,并作为1984年国庆”建国35周年大庆”活动的集体舞歌曲,如今《在希望的田野上》成为歌颂国家繁荣富强的经典歌曲。
文案 | 马慧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编辑 | 尚宇
初审 | 乔浩静 梁婉莹
审核 | 王馨婉 李国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