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综合网编2023-02-25 12:273700

01 活在唐人诗文中唐人有“借汉喻唐”的传统。如白居易《长恨歌》开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再如杜甫《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等等。唐人选择“汉”为自己抒情言志的载体,或许是因为这两个朝代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长期分裂后统一;都是国力强盛;都是长期与强敌对峙。

一句话,在唐人心中,汉与唐等量级,可比。唐天子也以李广之后自居,李广被唐人推重也自在意料之中了。

李广,在他们的篇章中一次次复活。

王勃《滕王阁序》抒发怀才不遇之情时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王维《老将行》中暗示统治者用人唯亲赏罚失据时说:“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王昌龄《出塞》希望有保境安民的将领时慨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高适《燕歌行》抨击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军时说:“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卢纶《塞下曲》刻画将军勇武时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汉唐千年时光悠悠,将星林立,以西汉一代而论,韩信、彭越、卫青、霍去病、周亚夫、陈汤、程不识、赵充国等等,哪个不是功勋卓著?但若论大名响彻天下甚至妇孺皆知,且又深得文人偏爱的,非李广莫属。 为何?答案在《史记》中,在司马迁的妙笔里。

02 不拘小节智勇兼备飞将军唐与吐蕃、突厥等的战争持续多年,王昌龄的《出塞》秦汉并举,表达的就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景:希望能有李广这样的干城之将再临世间,守卫疆域,护佑和平。在中国人心中,李广是一尊抵御侵略、战无不胜、屹立不倒的战神。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笔下的这个故事完全脱胎于《史记》:李广身材高大,两臂如猿,天赋善射。一次,李广夜间出外狩猎,风吹草动,以为草丛中的石头是一只猛虎,便弯弓射去,一箭中的,天亮时查看,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块石头,那支箭都没进石头中去了。李广的镇定、神勇可见一斑。

《史记》多次记录了李广的精于骑射、勇于当敌、镇定机智,极富戏剧性:

一次,李广百骑遇几千匈奴骑兵。手下大恐,欲逃。李广反命令手下前进到了离匈奴阵地约二里处停下来,下令:“全体下马解下马鞍!”此做法使敌人坚信汉兵是在诱敌。随之李广和兵士出击奔驰,射死了一匈奴将领,从容回队后解马鞍,让士兵们放开马随便躺卧。时值日暮黄昏,匈奴军始终不敢进攻。半夜,匈奴兵害怕伏兵偷袭,就领兵撤离了。

还有一次,匈奴兵多,生擒了李广。被俘时李广正生病受伤,匈奴兵就把他放在两匹马中间网兜里。李广装死,看到一个匈奴少年骑匹好马,就突然纵身跳上马背,把他推下,夺了弓,向南飞驰,匈奴几百骑兵来追,李广回身射杀追兵,终得脱逃。

另有一次,四万匈奴骑兵包围了李广,猛攻,箭如雨下。汉兵死亡过半,箭也快用光了。手下恐甚。李广用弩弓射杀死好几个匈奴副将,匈奴军渐散。军吏面无人色时,李广却神态自然。

最激荡鼓舞人心的是这一次:

李广驻守右北平时,匈奴听说飞将军在此,好几年不敢入侵这里。

寥寥数语,活化出李广之悍勇与智谋。事实或许有夸大之嫌,但如此书写,恰恰是司马迁以此来抒心中发挥之不去的遗憾:若汉廷能充分利用匈奴对李广(等)的畏惧,对匈奴施威慑之法,不轻率开边生事,或许就能免于大规模劳民征伐,也不至于发展到兵连祸结,国力日渐耗竭吧!李广一生征战,从结果看,实际上是败多胜少,但若从过程看,他常是孤军深入,猝然遇敌,以少抗多,性命攸关之际,机变迭出,胆气过人。不但一次次绝处逢生,全身而退,而且震骇敌人的魂魄,树威扬名于匈奴,岂是庸常战将比得?

李广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0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开元二十四年以后唐军两次战败,高适感慨极深,写下《燕歌行》,他写“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谴责将领怙宠贪功,轻敌冒进,同情士兵之苦难与无意义的牺牲,愤恨将帅之临战失职、纵情声色。而最末两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提出李广,意义甚广,忧愤尤深:千年征战史上,爱惜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将领能有几个?不思积累私产、带兵宽缓简易,诚心待下的将军有几人?

李广一生,专以射箭为消遣,一直到死,无多余享乐。他为官清廉,得赏赐就分给部下。家无余财,不治家产。带兵遇到缺粮断水处,必等所有士兵饮过水吃过饭,他才吃喝。对士兵宽和不苛刻,士兵因而爱戴他,乐为所用。李广自刎而死,军中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李广否,老老少少都为之落泪不止。

司马迁评论李广为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又说从众人对李广将军的追念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不用自我宣传,就能自然地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04 无双才气被虛掷公孙昆邪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左右近臣公认李广是名将。李广名气显于当世,自然是他的幸运;李广一次次错失建功良机,当然是他的不幸。

王勃说“李广难封”, 王维用“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替李广喊冤。王勃王维的同情、不平,《史记》始之。

《史记》用酣畅的笔墨,叙写李广历文景武帝三朝,从少年起与匈奴七十余战,任职边境,无不以奋力作战而出名,然终其一生未获封侯之赏。李广几乎参加了汉对匈奴的所有战役,各部校尉以下军官,甚至那些才能不如中等人的,都有几十人因军功被封侯,而李广却未得尺寸功劳,这自然也就因不合封侯标准而未得封侯之赏。但司马迁认为凭李广之才没能立下军功,非不能也,非不为也,实在是“数奇”,即“命数”不好。

李广从文帝时起就因善骑射斩敌多,被任为汉中郎。随文帝出行时冲锋御敌格杀猛兽,文帝曾既欣赏又不无遗憾地说:“可惜啊!你没遇到时机,如你赶上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

景帝评定七国之乱时,李广夺旗立功扬名,虽有梁孝王授予将军印,但或许因汉景帝与梁孝王兄弟之间尖锐矛盾,最后没获得朝廷封赏。

武帝马邑城诱单于,单于发觉逃脱,汉军都没战功,李广自然无功可表。至于在雁门关战败被生擒后逃脱,依法本应斩,后削职为民,当然也无功可言。出兵右北平,几乎全军覆没,功过相抵又没有封赏。随卫青伐匈奴,许多将领被封侯,而李广的军队这次依然没战功。

写李广之“不遇”,又借汉武帝叮嘱卫青的话说李广“数奇”,并非是司马迁迷信鬼神。而是他借此表达对李广的万分同情,委婉表达对李广被排挤的愤慨与对汉廷用人制度的批评。

李广的“数奇”绝不只是“运气不好”,当也有“皇恩疏远”。而卫青霍去病等贵戚所以屡战不败,立功封侯,不排除“天幸”:幸运,加上皇帝宠幸。

《史记》给出了暗示:

大将军卫青(皇后卫子夫弟弟)外甥霍去病十八岁,受到武帝赏识,当了侍中。跟随大将军,卫青奉武帝之命,拨给他壮勇士兵,

各位老将统领的兵马及兵器,比不上骠骑将军(霍去病),骠骑将军手下兵士都是经过挑选的精兵。

霍去病的军队运气也好,从未遇到绝大的困境。然而其他老将军常常因行军迟缓落后,遇不到好的战机。

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统领五万骑兵出征,几十万步兵及转运物资的人跟随其后,而那些敢于奋力作战和勇于深入的人都隶属骠骑将军。

司马迁写史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究天人之际”。他写李广的“不遇”,或许也有要分辨清楚:哪些遭遇是“人”的因素导致;哪些结局是所谓“天”所左右。 “天”是无法解释掌控的,那么,通过李广这个人物的遭际,探究“人世”的原则和道理,才会给与现世和后世以“殷鉴”吧。

05 抗匈奴,一门三代终凋零卫青、霍去病出征匈奴,李广随行。尽管李广请求说自己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至今才得到与匈奴对阵的机会,愿做前锋,单于决战。但皇上曾暗中警告卫青说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能让他与单于对阵。加之卫青更想让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对敌,于是就命李广从东路出击。卫青自带精兵追逐单于。而李广军队迂回绕远,又无向导迷失道路,错失与卫青合围单于良机。单于逃跑,李广亲抵幕府受审对质时说,自己年已六十多,不堪再受刀笔吏的污辱,于是自刎身亡。

《史记》还作了如下交代:

李广两个儿子先于他而死。李广死后,堂弟李蔡自杀。另一儿子李敢,死于霍去病箭下。

孙子李陵孤军深入匈奴腹地,率五千人对抗匈奴八万大军。杀伤匈奴一万余人后,力战八天投降。汉杀了李陵的母亲妻儿全家。

一代名将,一世征战,一门猛将,一心为国,如此收场,的确让人意难平。

司马迁说李陵为人“临财廉,取予义“,“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有国士之风”,孙儿李陵的这些特质,自然传袭自祖父李广。

宋代刘克庄有感李广事,写道:飞将无时命,庸奴有战勋。谁怜老卫尉,身属大将军。

欣慰,飞将军李广,不止活在唐人心里。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