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社】朋友圈看信息,自媒体寻思想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宅在家里不能外出,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朋友圈,浏览浏览这个号那个号,看看各种的数据,听听不同的声音,在此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
没见到这方面的数据调查,不过,估计像笔者这样的,大有人在。
想起了N年前,当时门户网站正火、各种论坛正热,笔者写了一篇《门户看信息,论坛寻思想》,对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和特点进行了若干分析。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笔者现在觉得,这两句话可以改为:“朋友圈看信息,自媒体寻思想。”
曾几何时,人们了解天下大事,主要依靠报纸、电视。报纸怎么写、电视怎么说,人们就怎么接受,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因此又被称为主流媒体,唯我独尊的垄断地位养成了一贯的傲慢和霸气,从来不把他们的衣食父母——读者观众的信息需求放在眼里。
后来,网络出现了,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性的转变。现在,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事情,网上很快就会有报道,几乎是同步进行,谁还会等到晚上看《新闻联播》,第二天看报纸呢,到那时,早就是旧闻了。
除了传播速度不同以外,传播工具的不同,也使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方式有了本质的区别。大家都知道,网络的物理性质决定了它的发散性、开放性、无边界性,与传统的大众传媒有本质的区别。传统媒体的特点是单一的信息源,由此至彼的单向传播途径,被动的接受方式。与之相比,网络则是多个信息源,双向乃至多向的转播途径,互动反馈的接受方式。所以,网络世界无中心,无核心、无权威。这种特质,决定了网络几乎成了普通民众参与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维护自身权益的唯一手段和途径。
同样,这种特质也决定了信息源的良莠不齐,传播过程中的放大扭曲,使一般人很容易在信息海洋中迷失,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和立场,成了人云亦云的大多数,成了网络暴民。
回顾一个个网络热点,都是从最初对问题本身的探究,最后发展成为一场口水战,从探究事实真相演变成道德拷问、审判乃至情绪发泄,一顶顶大帽子飞来飞去,一扣扣大铁锅甩来甩去,一条条大棒子舞来舞去。其实,很多网友,也包括笔者在内,对大部门网络热点问题,是没能力没条件去查清事实真相的,所谓支持和反对,只是一种感情倾向和主观判断。先主观认定,之后从浩如烟海的信息里选择出支持自己观点的,再用这些信息来印证自己的观点,然后把掺杂了个人观点的信息再传播出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争论越激烈,越远离事实真相,网络上只剩下唾沫星子在横飞。
这一点,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了最充分、最淋漓尽致都的体现。
在网络时代,任何人都是信息源,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要有一个道德和法治的审查官。一味的情绪宣泄,固然大快人心,快意恩仇,可以博得喝彩和点击,但对整个社会的民主、自由与法治却于事无补。
有人认为,眼下的中国,最需要的是战士的激情而不是学者的理性。但放眼历史,激情的战士所带来的冲击和破坏,远比理性的学者要大得多,而后者,才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民主与自由的背后力量。
当我们在网络上盛宴和狂欢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并担负起时代赋予每个网民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