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高俅,大家都知道。《水浒传》里的高太尉,是个恶贯满盈、专门迫害忠良的大奸臣,这人工于心计、手段毒辣,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几乎都死于其手。但是历史上的高俅真的是那样吗?
在《水浒传》一书中,高俅,蔡京、童贯,杨戬并称四大奸贼。但在正史中,北宋末年却有六大奸臣之说,排名分别是蔡京、王甫、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但没有高俅。
历史上的高俅确实是从草根逆袭上位,到最后混成了掌握一国首都军权的枢密使。在高俅任职期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劣迹,他之所以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奸臣,主要是因为《水浒传》把他的名声给败坏了。
剧照:《水浒传》中高太尉,是个恶贯满盈、专门迫害忠良的大奸臣
翻开正规的史书《宋史》,这里面并没有关于高俅的撰写,所以只能从野史中找到一些零星的记载。从这些记载来看,高俅虽然没有什么才能,而且混上去基本上都是靠迎合拍马,和皇帝关系不错,但是说起来这个人,还算是有情有义的一个人。
按照当时的一些野史记载,高俅本来是苏东坡身边的小史,类似于现在的秘书,主要是帮助主人做些抄抄写写的工作。史书上说高俅略懂诗词,书法不错,想想也是,苏东坡是大书法家,能够在苏东坡身边来做抄写工作,可见高俅在书法上的造诣应该还可以,起码也是二流书法家的水平。
高俅在苏东坡身边工作了几年,后来苏东坡被贬谪到地方当知州去了。(苏东坡原是翰林学士,一生屡遭贬谪。)临走之前,苏东坡写了一封推荐信,把高俅推荐给当时的一个朝廷大臣,名叫曾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弟弟,是神宗变法时很有名的一个骨干大臣,在政治上和苏东坡比较对立,但两个人的私交不错,是朋友。曾布当过宰相枢密使,而且还是三朝元老,是朝廷重臣,如果高俅能够混到他手下,谋一个职业,前景肯定一片光明。
剧照:苏轼遭贬离京,写信把高俅介绍给朋友
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快,等到苏东坡刚刚离开京城,高俅拿着推荐信去见曾布的时候,曾布却告诉高俅说自己目前手下不缺人。但是,曾布又不想驳了苏东坡的面子,于是又把高俅推荐给了他的一个朋友,就是当朝驸马王晋卿。就这样,高俅就来到了驸马身边,因为高俅很会来事,王晋卿很快就把高俅当成了心腹。就是因为这一次,高球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变。
当时是宋哲宗年间,作为驸马的王晋卿和端王赵佶关系不错,两个人经常来往。这个端王赵佶就是后来的宋徽宗,不过这个时候还是王爷。
有一回,两个人在一块上朝的时候遇上了。因为当时上朝,大臣在朝见皇帝之前,都会在下面先简单的捯饬一下。估计端王走得比较急,发型有点乱,所以就想借个梳子再整整头发。王晋卿就从腰里拿出了自己的梳子,端王一看,呵!这梳子做工精巧,模样新颖,很是喜欢。王晋卿见赵佶喜欢,就说晚一些让人给送一副新的过去。
剧照:年轻的高俅很会来事,会讨主人欢心
王晋卿回去之后,就想着在府中挑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去给端王送梳子,这就想到了高俅,因为高俅能说会道啊!于是高俅拿着梳子就来到了端王府上。这时看见端王和一群人正在那儿踢球呢,见赵佶正踢得高兴,高俅不敢说话,就站在旁边等。高俅看见这些人踢球的水平很一般,比自己差得很远,就撇撇嘴,对这些人的球技很是不屑,却正好被赵佶看见了。
赵佶看见这人撇嘴,心想他难道会踢球?让他来试试。于是就让高俅一起下场踢,高俅也没客气就下场了。结果球到了他脚上就像粘着一样,上下翻飞,踢得简直是太漂亮了!高俅嘛,玩球当然有一套。所有踢球的人都惊叹不已。赵佶发现他踢得不错,看中了高俅,就派人转告驸马说:
“你的梳子我已经收到了,这个送梳子的人,我觉得不错,我把他也留下来,就让他跟着我吧。”
就这样,高俅就跟在了端王赵佶身边。
高俅因为会踢球,被同样喜欢踢球的端王赵佶留在了身边
想不到高俅的命就这么好,过了没几个月,端王赵佶登基称帝了,正儿八经当上皇帝了。高俅作为赵佶的心腹当然是官运亨通,一路升迁。
不过无论是宋朝,还是古代什么时候当官,很少有坐直升飞机上去的,都得一步一步来。高俅就算是宋徽宗赵佶的心腹,但是要当官也得遵循官场的规矩。事实上高俅确实是从很低的职位做起的,在整个大宋的军界一共当了20多年的官,辗转多个职务,到最后才当上了太尉。
为什么要在军界混呢?主要是宋朝重文轻武,对文官要求很高,文官必须是进士出身;对武官要求不严,有边功就可以,伸缩性比较大。高俅是啥也没有,宋徽宗就让高俅走武官之路,先到下面去镀金。于是高俅就到了边关刘仲武的帐下,刘仲武知道他是皇帝派下来的,是皇帝身边的人,也挺关照他。
这高俅的命也真是好。在边关的时候,大宋朝正好在边关打了几个少有的胜仗,很难得呀,这一来高俅也算是有战功了,有了升迁的资本。从此之后,就一路扶摇直上,最后做到了太尉,掌管禁军达20多年。
剧照:高俅在宋徽宗赵佶的提携下,官运亨通,很快坐到了太尉的职位
高俅在掌管大宋军权的时候,其实大宋军队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高球也不是什么军事帅才,当然不可能对大宋军队素质提高带来什么明显的起色。
高俅这人也并不是完全什么本事都没有高俅,也不是只会踢球,最起码在当官弄权上还是有些手段的,为人处世很灵活。
首先,他善于揣摩上意,尤其对宋徽宗赵佶,那是百般讨好。宋徽宗是一位有名的好名贪功的皇帝。高俅管理禁军期间,在军队训练上花了不少心思,其实就是搞了不少花架子。比如《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高俅曾经主持过军队争标竞赛,一开始是吹吹打打,后面是花样百出,看上去非常热闹,让宋徽宗看了十分满意,觉得高俅很不错,很有能力。其实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里面都是花架子,没有任何实际东西。
剧照:高俅善于揣摩上意,对宋徽宗赵佶百般讨好
其次,高俅为人有一个优点,懂得知恩图报。刚开始在边关的时候,刘仲武对他挺关照。后来,有一次刘仲武打了一个大败仗,按说朝廷应该追究责任,但是刘一点事也没有,其仕途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就是因为高俅在朝中替他说了好话。刘仲武死了之后,高俅又极力向皇帝推荐刘的儿子刘琦担任大将。还有,高俅对苏东坡也不错。毕竟高俅在苏东坡身边呆过好几年,苏东坡对他也挺好,所以一直感念苏东坡的恩情。当时蔡京也是朝中重臣,对苏东坡残酷迫害,包括对苏东坡的家属。但高俅对苏家从来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暗中伸出了援助之手。史书记载,高俅不忘苏氏,千方百计接济苏家,每逢苏家子弟入京,他都要给不少钱,当时很多人都知道这事,对高俅印象挺好。
剧照:高俅能知恩图报,对苏轼后人挺关照
和《水浒传》中描述的不同,高俅和权倾朝野的大奸臣童贯、蔡京也不是一伙的。靖康元年,宋徽宗听说金兵渡过黄河,吓得连夜仓皇南逃。史书记载,宋徽宗逃到泗州之后,童贯、高俅各带兵马赶过去和徽宗会和,一时之间又成立了一个宋徽宗的亲信小班子。可是不久,童贯和高俅发生了冲突。后来童贯护送徽宗等人继续南下,就把高俅一个人留在了泗州,高俅以生病为由回到了开封。后来,跟随徽宗皇帝的童贯等6个奸臣都被后来的皇帝宋钦宗砍了脑袋,恰恰是因为高俅提前离开了江南,没有参与当时的徽宗集团和钦宗集团的斗争,所以他的下场比童贯他们要好的多,没有被处死。
剧照:高俅跟童贯等人不是同伙,没有被处死
至于《水浒传》中写高俅如何迫害林冲、逼上梁山;接着处处与梁山作对;后来又阴谋陷害宋江、卢俊义等人的事,史书中全都没有记载。因为《水浒传》是小说,林冲历史上也没有这人,是艺术家虚构的一个英雄人物,那高俅迫害他什么的,当然也都是纯属虚构了。而据史书记载高俅,历史上确实有过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起义,但是不像《水浒传》中所写的,有什么林冲,李逵等一百单八将,更没有那么多的戏剧场面。
但是不管怎么说,历史上的高俅之所以后来被大家说成是大奸臣,仔细想想确实是有原因的。
首先,他没有真才实学,仅仅是因为会踢球,竟然获得了高官厚禄,令人不齿。
第二,在他为官几十年中,不仅毫无作为,反而恃宠营私。靖康年间曾有大臣上书揭发过:高俅执掌禁军20多年,不仅在军营的地皮上建私宅,而且还把禁军当成私有品,为他干私活。平时不管训练,以至于当国家面临金兵进攻的时候,开封城内的几十万禁军成了摆设,全无回手之力。作为大宋的最高军事统帅之一,高俅显然负有领导责任,所以也难怪被人弹劾了。
剧照:高俅在位期间碌碌无为,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晚年被人弹劾
公元1126年,高俅病死于开封,其结局还算不错了。
历史上的高俅虽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辈,但也完全算不上什么清官能臣。相反,作为朝廷重臣,身居高位而碌碌无为,是为失职渎职,罪不可赦。
但客观地说,高俅的为人还是有一些闪光的地方,比如头脑聪明、对人忠诚,尤其是他懂得感恩图报。包括对苏东坡的后人,还有帮助过他的人,每逢他们有事的时候,高俅总是会出钱出力。我们不妨设想:假如高俅不是太尉,只是一个普通官员,那么他的口碑应该是不错的,说不定还会以完全正面的形象青史留名。
高俅的历史结局,也给当今做官的人提了个醒:没有那个本事就不要坐在那个位置。
盖棺定论的时候,时人对高俅的评价是大节无亏。终其一生,基本上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总体上还算是一个好人。
剧照:历史上真实的高俅不是一个好官,但本质上算个好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