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魏和东吴内乱频生,为何蜀汉的政局要平稳得多?
其实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家各有内部权力斗争,只不过魏国和吴国权力斗争比较惨烈,导致大批人死亡,朝局动荡。而蜀汉权力斗争比较佛系,没有引起大的动荡,政权交接平稳过渡。这主要原因是诸葛亮手段高明,蜀汉政权政治宽松开明,不事株连。
蜀汉比较重大的权力斗争事件主要有两个:诸葛亮废李严和魏延被杀。
一蜀汉权力斗争之一:诸葛亮废李严诸葛亮和李严不和的诱因:军政互相制衡
刘备白帝城托孤是千古流传的明君和贤臣之间高度信任的样板戏,但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当时白帝城托孤的顾命大臣有二:以诸葛亮为主,李严为副,实际上是两个人。在职务上,诸葛亮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李严是:“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也就是说,诸葛亮管政事,李严管军事。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任命,如果刘备真的完全放心诸葛亮,又何必将军政大权一分为二呢?这里有两种可能,其一是以刘备识人的眼光,早已看出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诸葛亮适合治国理政,不适合领军打仗;其二是帝王心术的老路子了,即分权制衡,防止一家独大,危及儿子阿斗的地位。
诸葛亮废李严的经过:诸葛亮暗夺李严兵权
虽然李严任中都护,有统领全国军队的权力,但诸葛亮建议刘禅将李严继续安排在永安,用以防备东吴方向,这样一来,李严就远离中枢决策,无法实行中都护的职责。后来,诸葛亮平定南中等蜀汉国内叛乱和北伐中原时候,就直接调动了军队,李严也只能远在永安干瞪眼。
李严被架空后,心里肯定不满,怎么也得想法子找回场子来,于是就跟诸葛亮要权力,要求合五个郡组成巴州,他同时担任江州和巴州刺史,不出意外被诸葛丞相打脸拒绝了。李严遭此打脸,决定掀桌子,于是趁诸葛亮出征在外的时候向刘禅诬告诸葛亮,结果被揭穿,被诸葛亮废为庶人。
诸葛亮在这场权力斗争中,没有采用当时魏国和吴国流行的“谋反”罪名,而是步步为营,慢慢把李严的兵权架空。在遭到诬告时,也没有大杀特杀,而是把李严废为庶人,留了他一条命。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对李严也没搞株连,反而还重用李严的儿子李丰。从这个过程上来看,既打倒了政敌,又保持了政局稳定,手段十分高明。
二蜀汉权力斗争之二:魏延被杀魏延被杀原因:魏延对诸葛亮遗命不满,情商低,自己作死
诸葛亮在北伐路上病逝之前下了个遗命:“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下这个遗命的原因主要是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兵时总是要求分给他一支军队,由他带领出奇兵伐魏,诸葛亮总是不允许,魏延就经常发牢骚抱怨。传到诸葛亮耳中,这种事儿多牢骚多的下属自然不招领导待见。诸葛亮估计自己死后魏延肯定不听别人招呼,索性就不管他,先保住主力大部队要紧。
魏延知道诸葛亮死后要撤军非常不满,要求继续北伐魏国。待知道长史杨仪等率领的主力部队即将甩下他撤退的时候,魏老哥终于怒了,任性了一把,也不跟杨仪等人商议就提前撤退了,撤退路上还把栈道都破坏了,结果苦了后面杨仪的主力部队。
后来杨仪部队紧赶慢赶赶上魏延时,魏延又摆开阵势阻击杨仪,但由于魏延部队的兵将知道魏延理亏,不愿为他打仗,于是一哄而散。大势已去的魏延和儿子等少数人往汉中逃跑,被马岱追杀斩首。当时杨仪等人都以魏延谋反报告蜀汉朝廷。
说魏延谋反实际上是冤案,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魏延有谋反之意。在当时的情况下,魏延如果真有谋反之意,在手上部队不足以进攻蜀汉主力部队的情况下,往北跑直接投魏是最好的办法。从魏延之前的为人处世和他在诸葛亮身故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魏延不过是一肚子气没处发的轻率之举,目标只不过是杨仪等少数人而已。
在这场骚乱中,只有魏延等少数几个人身亡,事后魏延的其他家人也未被诛杀,而是流放了事,对政局也未产生太大的影响。其中原因,一是事发仓促,魏延麾下军队没有与本国军队交战的想法,没有兵戈相向。二是这与诸葛亮执政期间,蜀汉政权在内部治理上比较开明宽松,不事株连是也分不开的。
书读得少君评说:与魏国和吴国的动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的惨烈政治斗争相比,蜀汉发生的事情实在可以说是波澜不惊,诸葛亮的政治智慧和手段的高明,以及治国理政的公正公平、开明宽松,成为蜀汉政权政治稳定的压舱石。文中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通知后定当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