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混凝土叫砼?
砼字,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读,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对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来说,这个字十分熟悉,代表混凝土的意思。“砼”,念tóng,是混凝土的同意词。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经常把"混凝土"三个字简写为"砼"。而“砼”一字的创造者是我国著名的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
蔡方荫(1901~1963)江西南昌人。中科院院士,土木建筑结构专家,中国力学专家,教育家。土木建筑结构专家。1953年他用“人工石”三字创造出“砼”字代替“混凝土”的写法。
1953年,由于当时教学条件艰苦,教学工具十分简陋,上课没有录音机,更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要靠老师板书,学生完全靠手抄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施工最常用的词,讲课时候的使用频率很高,但是笔化又多,写笔记费力费时,蔡教授看到学生们频繁地写着混凝土三个字,为提高课堂笔记记录速度,有一天突发灵感,灵机一动,让大家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
“混凝土”要写三十笔顺,“人工石”只写十笔,节省三分之二的笔顺,大大加快了记笔记的速度。学生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将这个特殊的新字,在校园里流行起来。后来,为了更加方便地记录,大家又把“人工石”合成“砼”,越发风靡校园里,很快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工程技术人员也乐见其成地接受这个新字,毕竟写起来方便又实用。
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
另外,“砼”的读音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这样在建设领域中更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是个建筑工程专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