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作家,5部经典著作,中国人占了4席!值得精读5遍以上
读书越多,阅读的速度也就越快,而且对待读书这件事儿领悟也就越深刻。在当下这个很是浮躁的大环境中,能过静下来好好阅读一本没有那么功利性的书籍,真的是个不错的体验!
2021年,我阅读量比去年大很多,除了一些专业类的书籍,我更多地关注了历史、文学以及哲学类的书籍。这次就为大家推荐5本,上半年阅读的文学类书籍。
1、《人生》人和社会,一切斗争的总结局也许都是中庸而已。与其认真,不如随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钱就寻一醉,无钱就寻一睡,与世无争,随遇而安。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在路遥的《人生》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文字,它们不仅能够让我们从复杂、紧张的日常生活中摆脱出来,更能净化我们的心灵。
这本书阅读了不下5遍,但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收获。从第一遍痛恨高加林的绝情,到后面甚至可怜高加林,心疼巧珍,羡慕老实人马拴。
人这一生,一定会有几次人生的重大选择摆在面前,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把握住逆袭的机会。很多人说这就是命,但我认为这只是做选择时的认知层次决定的。
有些人年过半百却头脑简单,而有些人初出茅庐却能够把握生活的底层逻辑。阅读《人生》不会让我们马上财富,获取自由,但一定能够让我们的认知层次有大的提升。
毕竟人生处处皆选择,倘若一个人连基本的选择意识都没有,又怎么能够把握好人生的重要选择呢?
2、《白鹿原》这是一部描写20世纪50年代渭河平原的变迁史,通过白、鹿两家的情感波折,以田小娥悲惨的命运为暗线,讲述那个年代的底层民众生活。
作家陈忠实凭借这部作品甚至一度登上了2006年的作家收入排行榜榜首,也因此让一些同行酸到不行,说他是靠一部作品吃一辈子的作家。
当年白鹿原为了申请茅盾文学奖,删除了将近两万字,还好陈老保留了原版。白鹿原未删减版,一经上市立刻受到大家的欢迎。
3、《活着》余华这样的作家在国内越来越少了,他通过最通俗的语言,将底层人的故事呈现在大众面前,《活着》这部作品,我看了不下3遍。
经典作品就是需要反复阅读,所以我当时直接入手了一套《活着》精装版。
主人公富贵经历了内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在日子过得很拮据的情况下,身边的亲人却还一个个都离他而去,最终仅剩下年迈的富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这部作品让余华在2004年一举获得了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12万字的小说,描绘了富贵“悲惨”的一生,也让我们更能够体会到生活的意义。
尤其是写到富贵儿子有庆死的那一章节,余华趴在桌前号啕大哭,甚至为此停笔了2个月。
在书中余华这样写道: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却再也听不到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洒满了盐!
因为有庆生前养了两只羊,有庆每天都会跑在这条路上给羊割草,一天3次,一次都不落下。而现在养被公社牵走了,成了公家的财产,有庆却也离开了人世。
《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活着》这部作品: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富贵虽然失去亲人,但他却拥有最强的意志。
4、《追风筝的人》这是一部在美国面世,以震撼人心的故事打动了全球读者的内心,截至目前此书销售量累计突破了4000万册,对世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出生在阿富汗的一个外交官家庭,但因为战争无奈随父迁往美国,并成为了一个美国人,但他对于自己祖国陷入的战乱深感痛恨。
在2003年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随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虽然合适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书籍,但却将人性描绘得非常深刻,抽取书中的几条经典名句,一起欣赏下:
1、得到了再失去,总比从来没有得到更伤人!
2、我很高兴终于有人识破了我的真面目,我装得太累了!
3、时间很贪婪,有时候它会独自吞噬掉所有细节。
4、被真相伤害,总比被谎言安慰要好。
但最让我触动最大的一句话还是哈桑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5、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周国平,我国著名学者、哲学家。
早些年看过不少他的作品,比如《人与永恒》、《宝贝、宝贝》、《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散文集《各自的朝圣路》等等。
但最近周国平先生将他近70年的人生思考进行了汇总和整理。
终于整理成了这部《人生哲思录》,我果断入手了一部。用周国平的话说:假如你只想读我的一本书,就读这本吧!这也是他最满足的一部作品。
这本书先后整理了4次,书籍从生命感悟、情感体验,人心观察,再到精神家园,完整地反映了他的人生感悟。内容涉及生活、爱、性、婚姻以及世态人情等大大小小近百个主题。
周国平的书籍历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而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轻松,但又不失深度。这样的书籍作为我们的枕边书再合适不过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还有深度。
我们不必人人都成为哲学家,但希望我们都能把握生命的逻辑,活出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