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制造强国——捷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捷克,对于我国人民来说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家。捷克生产的斯柯达汽车在中国并不少见,而捷克式轻机枪更是在历史剧中经常出现。
图|捷克风景
然而,实际上我们对捷克这个国家却也十分陌生:蔡依林的《布拉格广场》很多人都会唱,但并非所有人都知道布拉格是捷克的首都;互联网上经常说捷克是“第七大工业国”,然而捷克工业到底如何强大却并无详细资料。
捷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
帝国遗产的“继承者”人类在捷克地区活动的历史很早,但这些民族形成国家却很晚。公元9世纪,初步统一的波希米亚王国是今天的捷克的前身。独立建国是在一战结束之后,而今天的捷克实际上是1993年与斯洛伐克分家之后才建成的国家。
图|捷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地区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
虽然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相对较短,但是这一地区却见证了多次的欧洲大陆的重大冲突,甚至可以说是神圣罗马帝国岁月的“见证者”。
对欧洲影响深远的三十年战争,其导火索就是发生于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1618年“第二次掷窗事件”。
图 | 第二次掷窗事件的版画
三十年战争导致德意志地区十室九空,哈布斯堡家族元气大伤,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可能正是因为经历过这场残酷的宗教战争,使得捷克人民对于宗教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今天的捷克仍是一个无神信仰人口众多的国家。
图 |三十年战争后德意志地区人口凋零,深红色地区人口减少66%,浅红色地区人口减少33%
1806年,拿破仑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解散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成立奥地利帝国;1867年,奥地利帝国与匈牙利王国合并成立奥匈帝国。然而无论怎么变化,波希米亚一直是哈布斯堡皇帝的领地。
波希米亚见证了帝国的兴盛与衰亡,却也是“帝国遗产”的“继承者”。
19世纪中叶,随着意大利独立和德意志统一,奥地利帝国的影响力持续降低。然而波希米亚地区却逐渐从之前的战乱、天灾中恢复过来。且因为境内有着煤铁资源,加之帝国的资源倾斜,使得捷克地区逐渐成为重要工业产区,布拉格一度成为奥匈帝国最富裕的城市。
图 | 布拉格广场
我们所熟知的斯柯达公司正是在这一时期(1859年)建立的。不过1866年时,斯柯达公司并不生产汽车,而是生产机械、钢铁和军火。在一战前夕,斯柯达是奥匈帝国最庞大的军工工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工业集团之一。
一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而帝国的工业基础,包括斯柯达公司,几乎全部被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继承,此后这一切又都成为了捷克的产业。
捷克的确拥有极好的工业基础条件,但这并非是捷克的一国之力,也不是来自他国的无偿捐赠,而是“帝国的最后遗产”。
图|捷克
大树之下的“枝繁叶茂”不过捷克斯洛伐克并没有来得及运用这些工业基础进行发展,就在1939年3月,被纳粹德国吞并了。
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并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但在苏联领导之下,捷克斯洛伐克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甚至还发生了经济衰退。
真正的经济腾飞,是发生在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之后——也就是“和平演变”之后。
图 |天鹅绒革命时期,涌入瓦茨拉夫广场上的人群
因为工业基础优秀,人口相对较少,使得捷克斯洛伐克顺利地挺过了“休克疗法”,完成了大规模私有化。
虽然私有化导致的贫富分化、民族冲突,最终使得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国于1993年分家。但无论如何,捷克的日子还是相当红火的:
2004年加入欧盟,2006年就跻身发达国家之列;
2015年仍旧能够保持4.4%的GDP增速,全国贫困率仅为5.6%;
且在私有化过程中,政府强势主导,将大量的私有化所得投入到社会保险、基础建设等公共领域,因此得以达成极低的基尼指数——2014年时仅有0.251,位列全球第四,是斯拉夫民族国家当中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
图 | 世界遗产:布拉格历史中心
当然,捷克的经济繁荣,并不是因为“休克疗法”,而是因为“大树底下好乘凉”。捷克对于本国的定位非常准确,用自身优秀的工业基础,做大国的加工厂。这个大国,就是德国。德国在捷克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德国,是捷克的最大贸易伙伴,德国投资占到捷克外国直接投资的4成以上,汽车和金属加工是德国投资的重点领域。而捷克有1/3的出口流向德国,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大众汽车和配件。可以说,捷克就是德国的汽车加工厂。
依靠德国这棵“大树”,捷克完成了“剧变”之后的“完美转型”。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美好景象之下,并非毫无阴影。德国对捷克进行投资,并非是无偿的慈善捐赠。实际上,通过投资,德国几乎已经完全控制了捷克的经济命脉。
以斯柯达汽车公司为例,1990年捷克宣布进行私有化招标,而大众公司仅仅用了1年就控股3成,到1994年大众公司控股6成,2000年斯柯达汽车成为大众旗下品牌。不仅仅是捷克,几乎整个脱离苏联的东欧小国的产业,几乎全部都被德国控制。
图 |斯柯达明锐二代于2007年推出,彼时斯柯达已经是大众旗下品牌
曾经希特勒想通过军事征服完成的事情,如今德国凭借经济轻松完成。
德国切走了蛋糕的大部分,而捷克仅能保留一小部分。只不过这块蛋糕总量足够大,才使得捷克的日子显得红火。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两个很严重的问题。
首先,捷克经济与欧盟经济的强相关性。捷克的经济严重依赖于欧盟的经济状况,捷克私有化初期,欧盟也正是方兴未艾之时,因此经济迅猛腾飞;然而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欧盟萎靡不振,捷克经济也就随之一路震荡。
图|捷克制造的战斗机
其次,德国对捷克经济的控制,封死了捷克的发展。虽然“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大树之下,不会再有另一棵大树出现。西欧诸国经济稳步向前,很多国家人均GDP已经跨过30000美元的门槛,但捷克经济却原地踏步,甚至有所衰退。
2008年人均GDP为23000美元,2016年人均GDP则为18325美元。虽然这仍然是非常高的水平了,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富有之人只会渴求更多的财富。
捷克人对欧盟的态度也就从“认同”逐渐转变为“怀疑和排斥”。加之捷克个人债务问题严重,民众对于政府和欧盟的不信任感再度加深。
于是,反对欧盟的民粹势力就此走上捷克的政治舞台。
只需记住“布拉格广场”的美好2013年,捷克进行了政治改革,将总统选举由国会推举,改为民众两轮直选。2013年实行了首次直选,泽曼以54.8%的得票率当选并执政至今。
泽曼的票仓是经济受重创地区的贫困、年长选民——这与2016年特朗普的胜选有些相似。而泽曼的政治盟友是捷克最大党派“不满公民组织”(ANO),2013年泽曼胜选后,就任命ANO创始人,捷克第二富豪巴比什担任总理。
图 | 泽曼与巴比什
而这两位,在捷克也算得上是比较独特的政客了。捷克在意识形态上是有反共传统的,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偏偏泽曼和巴比什并不十分看重意识形态问题。
尤其是巴比什,2011年他成立ANO时,就宣称只要反对“精英路线”,无论是左中右派都可以加入ANO。加上巴比什的砸钱造势,ANO成立2年就杀入议会,6年就成为捷克最大党派。最终通过联合社会民主党、捷克共产党等左翼党派,全面掌控众议院。
捷克政坛目前没有任何亲欧派政治集团,所有的政客都需要在欧盟之外寻求经济发展的新靠山。而泽曼和ANO的解决方案简单而直接:寻找另外一个拥有庞大工业生产力和发展前景的国家,中国——这也再次说明,这两位确实是现实主义者。
图 | 布拉格之春
泽曼执政期间,发展对华友好关系,加强中捷合作,在各个领域对中国表现出极大的友好。
那么,去年8月,捷克参议院议长窜访台湾,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泽曼和ANO控制了总统、总理和众议院,而参议院则是另一派民粹势力——主打“精英路线”的公民民主党(ODS)。
ODS的前身,是“公民论坛”。这是一个在苏联时代,由捷克各类不支持社会主义的学者、文学家等精英组成的松散政治团体。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正是在这一团体主导下在捷克地区成功进行的。然而时过境迁,当初亲欧的公民论坛,现如今也变成了疑欧的ODS。
ODS继承了公民论坛的反共传统和精英气质,却未能承认公民论坛的影响力。ODS的领导们几乎都是学界出身,在政界只能算是半路出家。长期与底层民众隔绝,只会空喊口号,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ODS最终只能通过“树立假想敌”“表演行为艺术”来换取关注度和影响力。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泽曼政府和ANO并没有像西欧各国一样坐以待毙,而是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全国千万人口中,死亡总数仅有400多人。政府应对有力,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也节节攀升。
眼看着对手的支持率升高,ODS的精英们坐不住了。于是就有了2020年8月,参议院议长窜访台湾的闹剧。可惜,无论ODS的精英们如何扑腾,却也实在难以在捷克国内翻起浪花——泽曼评价参议院议长此行不过是“无聊的挑衅”,并宣布不再邀请参议院议长参加外交政策会议。
图|捷克总统泽曼
而我国也表现出了强大的战略定力,谴责ODS,但并不放弃与捷克的合作。毕竟,每年我国对捷克有200亿以上的贸易顺差,而且捷克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在欧洲,强行制裁捷克,吃亏的反而是我国。所以,与其劳心劳力,不如置之不理,让捷克自己去处理这些无足轻重的精英们吧。
捷克确实是一个制造强国,前有“帝国遗产”,后有“大树乘凉”。困扰捷克的问题不是发展,也不是破局,而是想要分得更多的蛋糕。这种“富有的烦恼”并不需要我们操心,就让他们自己处理就好。
图 | 布拉格夜景
对于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只需要将印象停留在布拉格广场就好。了解异国历史,欣赏异国风情,无需因为一两只蚊蝇的骚扰而大动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