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不足1000词的言论,缘何在这些天,持续引发中美舆论场的“交火”?发表于《华尔街日报》上的这篇文章,对中国“战疫”效果及经济形势评论尖刻,而标题就更让人瞠目——“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
对全球华人而言,“亚洲病夫”,或者说“东亚病夫”这个词,百年来就是心中的一根刺。百年来,人们将之与旧时中国人吸食鸦片、体弱多病的刻板印象关联起来;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中国派出140余人的代表团,最终全军覆没。一幅外国漫画这样讽刺中国人: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长袍马褂、形容枯瘦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个大鸭蛋,题为“东亚病夫”……
功夫巨星李小龙1972年的电影《精武门》中,他饰演的陈真扛着“东亚病夫”的招牌来到虹口道馆,当着辱华日本人的面将其踢烂。那场面拿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燃爆了”。而年轻一代国人对这个词的记忆,可能更多源于周杰伦《双截棍》的歌词——“东亚病夫的招牌,已被我一脚踢开。”
不夸张地说,国人心中一直有一个把“东亚病夫”牌匾“踢开”“踢烂”的梦——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面貌,建设富强的新中国,几代中国人接续努力,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正在日益富强,中国人民也正越来越自信,但是,“东亚病夫”这个屈辱的词语,终究仍是这个民族集体记忆中一块隐隐作痛的伤疤。而此时《华尔街日报》赫然使用这样一个言论标题,激起中方的愤怒和反弹,也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了。
作为媒体,当发表的言论可能触碰一个国家和民族群体记忆深处的伤痛时,理应慎之又慎。就像加州理工大学一位教授讲的,这个标题暂且不论对错,本身显得“非人性化”——“他们对人性的关怀在哪里?”又如一些阅读了标题后“被吓坏”的订户致信《华尔街日报》,痛陈标题“触发了极其悲惨的、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记忆”。
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应当是友好的、有同理心的,是基于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各国对他国历史和民族记忆的理解和尊重,也应当是一视同仁的——有美国媒体曾因登出反犹漫画而被迫道歉,生怕得罪国内庞大的犹太集团,还有人因发表对黑人的不当言论而被罚款。显然,不是没有“红线”,不是对“红线”心里没谱,可为何触碰中国人记忆“伤疤”,就有点“不知轻重”呢?
对我们自己来说,义正辞严地表达愤怒,理所应当。而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富足年代的新生代国人,或许也会因此次“东亚病夫”的风波,而更深入地了解民族的苦难与奋斗,更真切地体会前人的不易和艰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创造的辉煌是勋章,经受的磨难是伤疤,都是这个国家和民族心灵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都会鼓舞和激励这个国家、民族更加奋勇向前。
“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勿忘国耻,能为一个民族注入深沉而持久的精神力量。对历史,我们理应保持足够的“痛感”,同时也要有一种务实行动的“拼劲”,更好地做好自己的事,用行动回应偏见,用奋进作出证明。
(来源:上观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