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社会网编2023-03-08 14:512280

2017年3月3日中午,某寻人网站的工作人员思思,收到一封奇怪的寻人邮件,这个署名“林蜜儿”的邮件只有三十字的标题,标题中没有人名,甚至连标点符号都没有:

“我是台湾人我想帮爷爷寻找四川的亲人可是不知道要从哪个渠道着手”。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一般情况下,这种信息不详、没头没脑的邮件是很难回复的,出于对工作的高度负责,思思还是耐心回复了,并加了对方的即时通讯软件,两人开始交谈。

思思:“您的亲人失联多久了?”

对方回答道:“77年”。

“您的具体情况可以说一下吗?”思思追问。

“我叫林蜜儿,家住台湾桃园八德区,我开了一家美发店。我是为公公胡定远寻亲的,他今年已经97岁,身体状况不好,去年(2016年)他老人家查出肝癌,还做了手术。”

“这时候婆婆也去世了,公公感到去日不多,更加想念家乡。”

“在此情况下,他非常想回老家看看”。

“一个人时,他经常把自己在大陆收藏的奖章、证书都翻出来,一边抚摸,一边喃喃自语:有生之年,我要在父母坟前上炷香,还要见见家乡的亲人。”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他只有故乡的老旧地址,七十几年来根本联系不上,我想帮他完成这个愿望。”林蜜儿说。

思思听了,脑海里立即浮现出这样的一幕场景:

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气若游丝,随时都可能去世,但是他依旧留恋故土,梦想着在临终前看一眼故乡,闻一下故乡泥土的芬芳,不然的话死不瞑目。

“不行,我一定要帮他了却这个心愿。”思思暗下决心。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很快,一条寻人启事发出了:

姓名:胡定远(原名胡老幺),寻亲地:四川泸县凤凰乡6保2甲。

这个地址让人不由得想起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保甲制推行于1937年,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前就已经消亡,如今已经过去七十几年,而老人是1940年离家的,对该制度有记忆的人,至少在八九十岁往上,健在的人寥寥无几,活着的人也都是风烛残年,脑筋未必灵光。

换言之,老人能寻找到亲人的希望非常渺茫。

但是,思思依旧心存侥幸,希望奇迹出现。

胡定远是如何到台湾的,他的家乡还有亲人吗?他能找到自己的亲人吗?1940年4月,20岁的胡定远揣着一块银元,到家乡的大街上去给母亲买粉条。

走到半路,突然出现几个国民党兵,不由分说将其绑了起来。

胡定远心中一惊,大声起来:“绑票,绑票!”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听到他咋咋呼呼地叫喊,其中一个士兵朝着他的屁股就是一枪托:“想多了吧,你这样的穷小子,有什么油水,值得我们绑架?”

到了军营,胡定远被人发了一身宽大的旧军装,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被抓壮丁了。

当天晚上,胡定远就被押上船,经过几天的航行后,他被送到了湖北抗日前线。当时枣宜会战即将打响,国民政府正在调兵遣将,胡定远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国军的一个小兵。

到了部队,长官问胡定远:“叫什么名字?”

“没有名字,我兄弟姊妹9个,也没有上过学,俺爹妈都叫我老幺。”

听了他的话,长官笑了起来:“那我给你取个名字‘定远’,平定远方,你看行吗?”

胡定远嘿嘿笑着说:“好嘛。”

接着,长官给胡定远拿来一套合身的军装:“把这件穿上吧,你那件不大合身”。

胡定远换上了崭新的军装,当然,他还没有忘记掏出母亲给他的那块用来买粉条的银元,小心翼翼地放在新军装的口袋里。倘若打完了仗有机会很快回家,总要把银元交还到母亲手中,才算是一个交代,别让老太太误会是自己“携款潜逃”了。

1941年12月,胡定远被编入中国远征军。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1942年3月,远征军在司令官罗卓英的指挥下,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胡定远随部队向缅甸挺进。

这次入缅作战,远征军损失惨重,胡定远班里的战友大都为国捐躯。幸运的是,胡定远死里逃生,之所以这样,正是怀揣的那块银元替他阻挡了一块弹片,救了他一命。

国共内战中,胡定远被编入联勤总部运输13大队。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随之逃到宝岛的军民达百万之众。身为二级士官的胡定远作为其中的一员被历史裹挟,开始了他身处异乡为异客的漫长岁月,一走就是六十八年。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那些到台湾去的人,有的已经长眠在那块土地,到死也没有能再踏上故土半步。

有些人还算幸运,等来1987年两岸关系回暖,在两鬓斑白时踏上了故土。

可是,那时候胡定远却没有回去。

是他不想念亲人吗?他做梦都想着回故乡,父母总在他梦里出现,还有哥哥姐姐们、儿时的小伙伴们,都让他念念不忘。

之所以没有回大陆看看,说来说去还是当时兜里没钱,囊中羞涩。胡定远在台湾的服役期间,薪水不高,而且很快就退役了。退役之后,没有文化、也没有一技之长的他找不到高收入工作,只得在某个工厂的食堂当了一名勤杂工,收入低得可怜。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辛勤工作几十年,也没有攒多少钱,甚至也没有组建家庭。

当兵的时候,胡定远只有20岁,还没有成家,到了部队后,戎马倥偬,他一个小兵也没有条件娶妻。

到了台湾的前期,好不容易生活安定了,但是为了保证兵员数量,国民党高层又不允许来自大陆的普通老兵结婚成家,并且一再延迟退伍年龄。

因此,一晃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快到六十岁的胡定远依旧是孤身一人。

1980年,已是花甲之年的胡定远到台湾中部的云林县工作,在那里遇到了一个名叫林海妹的丧偶女子,两人结为夫妻。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当时林海妹身边已有一个儿子,名叫彭淞源,他当时已经结婚,妻子就是文章开头发寻人启事的林蜜儿。

时间又一晃来到了2017年,儿媳林蜜儿决定满足身患绝症的公公寻亲的最后愿望。

为了保证寻人启事的效果,除了文字说明,林蜜儿还配了一段视频。

视频中,97岁的胡定远老人用四川乡音喃喃自语:“我想回家,我想回家看看!不晓得家里还有没有人”,说着说着,老泪纵横。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时隔77年,胡定远还能找到家吗?2017年3月16日,胡定远寻人启事发出10天之后,思思收到了一封来自四川的电子邮件。

邮件是一个四川女子发来的,她说自己的舅舅也是叫胡老幺,也是在20岁那年失踪,估计是被抓了壮丁,不知道是不是胡定远。

思思一听大喜过望,赶紧进行核对,可是兄弟姐妹人数以及姓名,还有母亲姓氏等关键信息却均不相符。

此后,又接二连三地有好几个人联系过来寻亲,可惜依旧没有对上号。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尽管如此,思思和林蜜儿并没有灰心,这恰恰说明寻人启事已经起到了作用,看到的人越来越多。

有很多热心人被这条寻人启事感动,自发地加入了寻人队伍中,帮助胡定远大陆寻亲。

泸县立石镇宣传干事秦小军,就是热心人中的一位。

秦小军在工作之余,进行拉网式调查,挨家挨户询问。调查后,秦小军发现,胡定远所说的“凤凰乡”并不存在,应该为“凤仪乡”,而他所说的“6保2甲”,是现在的玉龙村鹅公丘。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相对准确的地址终于被找到,秦小军来了兴致,可是继续打听的时候,他却大失所望,当地并没有一家人姓胡。

尽管如此,秦小军并没有气馁,继续到其他地方打听。

与此同时,成都商报记者罗敏,也加入了寻人队伍中。

罗敏曾经在泸州工作几年,对那里的一切再熟悉不过,他别出心裁,提出给老人展示泸州当地的各类视频和照片,来唤起老人对家乡的记忆,以缩小查找范围。

看了很多视频和照片之后,胡定远认定了“三龙桥、河坝、四望山、大渡口”等场景,也说出了一个更确切的地址——白米洞。

听到此言,罗敏的精神为之一振,该不会是泸州合江的白米镇吧?而白米洞,会不会就是镇上的一个地名?

罗敏实地走访之后,有了值得高兴的发现,原来白米镇上,还真有个白米洞。

当年的白米洞,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一个农家店,店主听说寻人启事之后也非常感动,主动配合录下视频,发往台湾。

之后,林蜜儿发起了视频,曾德明和胡定远老人进行了视频会话。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视频结束后,曾德明非常肯定地说:“错不了,错不了,老人讲的,绝对是我们合江的乡音。”

可惜的是,接下来的调查再次令人失望,非但当地没有人姓胡,好像也没听说有人当年被抓壮丁,后来去了台湾。并且当地的老人看了视频之后,也表示不认识胡定远。

这时候,林蜜儿继续启发老人:“好好想一下,还记得什么地名?”

胡定远听了也非常配合,在那儿冥思苦想起来。

想了几个小时,老人说出了一个之前从未听说过的地名“太慈寺”。

林蜜儿听了大喜,立马将这条重要信息发给了罗敏。

经过罗敏查证,太慈寺是个古庙,但已经被毁,不过当地有个太慈寺村。罗敏随即将附近有代表性的地貌、风景、较老的建筑拍摄下来,发到了台湾。

看到这些熟悉的风景,胡定远老人的记忆终于被唤醒,又说出了一个地名——灯杆山。

他回忆说,自己曾经在姐夫家——离镇上不远的石坝上,卖过冬粉,而自己的姐夫,名叫李德。

听了老人的话,罗敏随即前往石坝调查,结果此地确实有一户人家姓李,祖上原来卖过冬粉。

罗敏他们顺藤摸瓜,找到了合江县白米镇转龙湾村。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星移斗转,这里早已变了模样,除了一条水沟,其它建筑荡然无存,一排排新房拔地而起。

在村支书的配合下,罗敏找到了李家的长子李嘉猷,他记得父亲讲过,自己当年确实有个舅舅突然失踪。

当时自己才6岁,记忆还非常模糊,但他听母亲说过,自己曾经有个小姨妈,童年肚子被开水烫伤,不治身亡。

胡定远老人听了,一拍大腿说:“对头,我的妹妹就是这样去世的。”

听到舅舅还活着,而且在台湾,李嘉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管怎么说,80岁的他,早已失踪77年的舅舅竟然有了下落,居然还健在,确实是飞来的喜讯。

在罗敏的操作下,甥舅进行了视频,见到分别70多年的外甥(舅舅),两人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之后,八十高龄的李嘉猷恭恭敬敬向屏幕中的胡定远弯腰鞠躬,满含深情地喊了声“舅舅!”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那边,胡定远情绪激动,一遍一遍地问候:“你们可好?保重身体”。

由于担心老人情绪太过激动,会影响身体,林蜜儿只好挥手作别,结束了通话。但是胡定远依旧意犹未尽,忍不住用纸巾擦拭着双眼。

当天晚上,胡定远彻夜未眠、辗转反侧。

一直对老人寻亲进行追踪报道的公益项目“老兵回家”和“四川关爱抗战老兵川军团”得知消息后趁热打铁,为老人提供了路费,安排老人省亲。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老人乘车回到家乡的时候,李家鼓乐齐鸣,鞭炮声震天,“欢迎舅舅回家”的横幅高高挂起,满桌的美味佳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在众人的簇拥下,胡定远健步下了汽车。

戴一顶红色帽子,着一身灰色西装,打一条蓝领带,脚蹬一双崭新的黑色皮鞋,风尘仆仆、精神焕发,97岁的游子跨域了三千里路,终于归来了!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外甥拉着舅舅的手坐下,道不尽离别苦,相思情。

几十年过去,物是人非,母亲为儿子的失踪以泪洗面,最终哭瞎了双眼,含恨离去。

在晚辈的搀扶下,胡定远来到父母亲的坟前,双膝跪地,在坟头插上一炷香,喃喃地说:“孩儿回来了,孩儿不孝。”

话未说完,已然如同孩童一般泣不成声。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帮助老人成功寻亲的思思也十分感动,自己的心愿终于了却,可是,不知道还有多少游子带着遗憾离去,临终都没有踏上故土。

胡定远在四川停留了一周,97岁的他虽然患病做了手术,但是精神矍铄,不但游览了故乡,还去成都参观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四川博物馆。

97岁台湾老兵,阔别家乡77年,两岸助力下踏上回家路:我还要再来

胡定远兴致勃勃地告诉故乡的亲人,回台湾后将会再次做肝癌手术,希望手术后身体状况能好转,自己“还要回四川”。

评论区